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浦江“科·浦”周末创新学堂又开课了!探索杆秤背后的科学原理

2025年04月22日 14:58:17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严生标

  4月19日,由金华市浦江县科协主办的“科·浦”助力高新区建设系列活动之“周末创新学堂”第七期——“寻秤之旅”科普专场活动在黄宅镇人大联络站举办。

  活动以“制作小杆秤”为主题,通过科学实践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课堂形式,引导30余名新浦江科技人才子女,探索杆秤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历史智慧,感受“一杆秤”中的匠心情怀与公平之道。

  “一杆秤,三颗星,称韭菜,卖八公。”课程伊始,县科普讲师团老师楼英杰手持一杆传统杆秤与学生们互动,从买卖交易中的日常场景切入,迅速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杆秤如何用三颗星称出万物重量?”“古人为何选择北斗七星作为刻度象征?”随着“认识杆秤”“杠杆原理”……一个个话题的层层展开,孩子们在触摸、观察与提问中逐渐揭开科学原理的神秘面纱。楼英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数学的十六进制、物理的杠杆原理与天文星象知识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理解杆秤设计中蕴含的跨学科智慧。从简单的原理讲解到复杂的结构分析,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着知识。

  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分组领取材料包,开启杆秤制作挑战。从校准支点、固定秤盘到刻画星标刻度,每个步骤都考验着耐心与细致。学生们专注打磨秤杆的平衡,细致缠绕提绳与秤砣;有人独立沉思,反复调试秤杆比例;有人团队协作,讨论如何让刻度更精准。楼英杰穿梭于各小组间,针对制作难点精准指导:“秤砣的位置差一毫,称量结果便可能谬以千里——这和做人做事一样,需时时‘心中有杆秤’。”

  随着一件件简易杆秤陆续诞生,课堂进入“实战”环节。孩子们用自制杆秤称量水果、文具等物品,楼英杰则借测量数据延伸科普: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壮举,到杆秤“权衡天下”中“权为砣、衡为杆”的哲学寓意,再到“公平守信”的中华传统美德,知识的边界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拓展。

  因小组制作的杆秤精准度高获得了老师点赞,张同学由衷地感慨:“原来一杆秤不仅是工具,更是集数学、物理、天文于一身的艺术品!它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匠心。”而李同学在反复调试后坦言:“看似简单的秤杆,制作时稍有误差就会失败。古人没有现代工具却能发明如此精妙的器具,实在令人敬佩!”

  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杠杆原理与科学测量方法,更通过动手实践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称量、合作与反思中,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得到显著提升。

  浦江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浦”周末创新学堂将持续以“小工具”诠释“大智慧”,通过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助力青少年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交汇中成长,为高新区建设播撒创新种子。(通讯员 严生标)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