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创新  -> 正文

金华·科学+ | 杨艳:只有土壤的健康,才有食品的安全

2025年04月02日 10:10:32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萧江 吴裕慧

  从金华各地,到衢州、丽水、杭州……如今的杨艳,经常出现在浙江各地的田间地头,她带领的浙江丰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参与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杨艳,浙江丰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80后,高级农艺师,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金华市科协委员,曾获浙江百强创新女杰、金华市三八红旗手、浦江县劳动模范、金华市青年拨尖人才、浙江省乡村工匠名师等荣誉。

  成立已10年的浙江丰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瑜生态”)是一家专业从事土壤改良、土壤修复、重金属钝化、生物活化等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承揽土壤改良、盐碱地改良、土壤重金属修复等工程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为什么土壤需要改良?这是因为土地像人一样,也会“生病”。杨艳说,受土壤沙化、盐化、酸化、板结、污染的影响,都会导致地力下降、产量降低,被镉、砷、汞、铬、铅、铊、锑等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地种出的粮食甚至根本不能食用。

  在这个背景下,丰瑜生态应运而生,使命就是“培育健康土壤,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

  为此,德语专业毕业的杨艳选择了半路出家,恶补农技知识,去省农科院向专家请教。

  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丰瑜生态研发出了十几款不同类型的土壤改良产品,有的是针对酸性土壤,有的针对碱性土壤,有的针对障碍土壤,还有的针对新垦或复垦土壤。

  近年来,杨艳着手与多家研发机构共同建立“浙江省农科院—丰瑜科技新型肥料联合研发中心”“耕地地力培育和土壤改良技术转移分中心”“浙江省农艺师学院示范实训基地”等。目前,丰瑜生态已经拥有有机肥、含腐植酸水溶肥、土壤改良专用肥、土壤调理剂和有机无机复混肥,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在新(复)垦耕地的快速培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土壤酸化治理等项目。丰瑜生态由此也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产品资质最齐全的土壤调理和生态修复企业。

  浦江最大的富农产业是葡萄种植,然而在连续施肥、灌溉、耕作的情况下,土壤酸化日趋明显,严重影响着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杨艳联合浙江省农科院专家共同研究出一套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的治理技术模式,推动了浦江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助农增收上亿元。

  有一次,在浦江县杭坪镇的葛老头高山蔬菜基地,杨艳发现其他农户家的茄子因为高温缺水都被晒蔫了,只有一家农户的茄子依然长得很饱满,而这家农户用的肥料就是杨艳提供的。当时,省农科院专家立即进行土样采集,并在不久之后与杨艳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来,杨艳还为临安一家山核桃种植大户提供试验肥料,第二年这家产量便翻了一倍。

  “去年研发出一款兼具调节土壤酸碱性和配肥功能,同时能改变土壤团粒结构的新型生物活性土壤调理剂,接下来我们还会不断创新与研究。”杨艳介绍,去年公司研发出一款兼具调节土壤酸碱性和配肥功能,同时能改变土壤团粒结构的新型生物活性土壤调理剂,接下来还会不断创新与研究。只有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

  从丽水云和的雪梨种植基地,到衢州衢江万亩水田的地力培肥工程,再到湖州长兴县镉污染农田治理项目,从杭州临安山核桃障碍土壤修复到浦江葡萄园的土壤酸化治理,每一处都留下了杨艳和丰瑜生态团队的足迹。据统计,截至2025年初,杨艳已带领企业参与土壤改良项目40余个,面积超过百万亩。

  在杨艳看来,如果土壤不健康,那么种出来的农产果就不可能健康。这些年,杨艳带领团队走在科技创新改良土壤的路上,已建成金华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金华市海外院士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市、县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获得浙江省科技成果8项,拥有“丰瑜科技”和“土沃宝”两个国家注册商标以及国家农业农村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8个肥料登记证。

  目前浙江省超过四分之三的土壤酸化治理的项目都是杨艳团队牵头做的。杨艳说,土壤酸化不仅会使土壤板结现象加重,还会加剧土壤病原菌繁殖,使作物容易感染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为此,她带领团队与省农科院共同研发了土壤调理剂,该产品填补了浙江省土壤调理剂的空白。该土壤调理剂的主要原料是腐植酸和白云石粉,两者都是天然矿物质,能达到一边调酸一边培肥的效果,甚至还能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仅此项产品便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该公司作为起草单位,还参与制定了《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不久前,丰瑜生态又与中国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共同承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丘陵盆地中低产耕地健康土壤培育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与模式》中的子课题《健康耕层构建关键技术》。杨艳说,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有健康的作物,老百姓才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在此之外,杨艳还带领团队研发一种减肥增效的新型肥料,其核心添加剂是海藻小分子糖,是从工厂化养殖的绿藻中提取的,功能稳定又强悍,既能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又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作物逆境抗性,经过在葡萄、茶叶、果蔬、水稻、小麦等作物中反复试验,达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如今,该有机无机复混肥(水稻专用、茶叶专用、果蔬专用)产品已完成工业新产品验收。

  杨艳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摆在了国家安全的首位,并且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重要信号,也给她这位农业科技者以更大信心。文件里还提到要科学安排耕、种、收、防、管全流程,来实现整体上的提升,同时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结合来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这些都需要土壤改良的参与。

  “我们要把握住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我们的自主创新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来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杨艳说。

  通讯员 萧江 吴裕慧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