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万物盎然。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碧波之畔,数控技术的律动与智能机械臂的旋舞交织成现代工业的交响曲;江畔垂柳轻拂处,常山茶油车间食用油瓶子间的摩擦声与跨境订单的电子提示声共谱发展强音。
今年以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衢州分行(以下简称为“稠州银行衢州分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号召,以“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为支点,紧扣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政策春风转化为惠企实效,并累计为辖区896家小微企业注入超5亿元的信贷活水,该行以金融之力破解融资堵点,为制造业升级、农业产业化、跨境贸易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绘就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新图景。
构建普惠金融“服务网”,破解融资堵点
稠州银行衢州分行立足小微企业发展痛点,创新构建“专班统筹+网格深耕”双轨服务机制。成立专项小微融资协调工作小组,通过“电话问需+实地走访+政策宣讲”多维触达,详细了解掌握企业实际需求。
走进衢州市衢江区某装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成垛的人造板材制造整齐码放,数控切割机正精准裁切订单材料。“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市场需求增加,短期内流动资金压力骤增,仓库里堆满订单却没钱采购,我都急得整夜睡不着”,公司企业主华总回忆道。
正当华总为资金发愁时,该行辖内衢江支行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将其情况上报给工作小组,并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同时,该行领导亲自带队前往企业进行深度洽谈,详细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准确评估其融资需求。经过磋商与内部审批流程优化,该行在短短72小时内,即该公司成功授信800万元,及时解决了企业原材料支付压力。
“太感谢稠州银行了,及时解决了我的融资难题,果真是我们广大企业的好伙伴。”华总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如今,工人们忙着将堆满车间的订单陆续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金融支持“本土化”,助力品牌远销国外
踏入常山某油茶公司食用油生产车间,金黄透亮的有机山茶油正通过全自动生产线注入食用油瓶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籽清香。
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常山县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依托当地优质资源,专注经营山茶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四大类地方特色食用油产品,凭借着“绿色健康、品质优先”的理念,逐步构建起“内贸+自主外贸”双轮驱动的销售体系,推动“常山山茶油”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
近两年,公司食用油的出口量从265吨跃升至300吨,销售额也在逐年提升。今年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及跨境贸易拓展中面临阶段性资金压力。
前阵子,稠州银行衢州常山支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融资需求回访后,快速形成“需求收集-方案设计-快速放款-跟踪服务”全流程闭环,并为该公司授信180万元,为企业“稳生产、扩规模、拓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服务响应效率明显提升。
“感谢稠州银行的资金支持,不仅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更增强了我们深耕行业的信心。”公司负责人徐总连连道谢。据介绍,双方自2023年合作以来,稠州银行衢州分行已累计为该公司投放信贷资金540万元,进一步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周转压力,为本土企业开拓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痛点“强引擎”,彰显金融温度
“听着切割机的节奏声,闻着山茶油的清香气,这才是金融服务该有的温度。”稠州银行衢州分行负责人表示。
未来,稠州银行衢州分行将继续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不断深化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建设,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拓宽服务边界,持续深耕“产业所需、企业所需、民生所盼”,持续优化“线上化、场景化、生态化”的服务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格局注入更强的金融动能,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通讯员 陈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