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绿意盎然的校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电子实验室的彭炜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为师生带来了主题为“低温与超导”的科普讲座,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充满希望的校园中。

趣味开场点燃科学热情
彭炜以一杯别出心裁的“超导咖啡”为引,巧妙地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量子黑咖”“超导奶咖”等创意命名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更激发了同学们对超导世界的好奇心。

深入浅出讲解科学奥秘
从温度的概念入手,彭炜介绍了华氏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发展历史,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绝对零度对物理学研究的意义。通过展示低温技术对物质状态和性能的影响,同学们对“低温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随后,彭炜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演示,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超导体的独特魅力。

展示最新技术增强自豪感
在介绍超导应用时,彭炜重点展示了中国在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当提到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温超导磁浮工程化样车设计时速可达620千米时,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祖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备感自豪、纷纷鼓掌。

展望未来播种科学梦想
活动结束时,彭炜鼓励同学们,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也许在座的其中一位同学将来就能实现室温超导的突破。他的寄语让在场的同学深受鼓舞。
本次“低温与超导”科普讲座,是莘松中学“科学家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后续该校将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为同学们打开科学的大门,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