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优化服务流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部署“普惠金融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内多家银行主动作为,以差异化服务助力小微企业破浪前行。
绍兴银行海宁支行:全周期服务护航“二次创业”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深入推进,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抓手。绍兴银行海宁支行通过高效对接企业需求,为海宁某公司提供金融支持,成为机制落地的典型案例。
2021年起,该企业联合关联企业启动“二次创业”,先后投入超3000万元用于新建4.2万平方米厂房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然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导致企业面临阶段性流动资金压力。绍兴银行海宁支行依托融资协调机制专班,迅速开展深度调研,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针对企业实际需求,该行实施两大核心举措:一是提供总额4480万元授信支持,其中4000万元用于置换他行存量贷款,帮助企业实现融资成本降低50个基点,年节约利息支出约60万元;二是新增500万元专项授信,定向支持企业新投入的设备项目,缓解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该行组建专属服务团队,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实现从需求对接到贷款投放的全流程高效运作。
多维度的金融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负债结构明显优化,年财务成本节约比例达15%;设备更新周期缩短30%,产能预计提升25%;2025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1亿元,较当前增长近20%。这一案例不仅验证了“存量低成本置换+增量精准投放”模式的有效性,更凸显了融资协调机制在打破信息壁垒、创新信用评价体系、覆盖企业全周期需求方面的三重价值。
兴业银行嘉兴分行: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2024年一季度,兴业银行嘉兴海宁支行为海宁某纺织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为旺季销售备货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功能性纺织面料研发与生产。兴业银行嘉兴海宁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资金需求后,迅速开通绿色审批流程,实施差异化授信和利率优惠,仅用数日便完成贷款发放,跑出了金融助企的“加速度”。
这一案例是兴业银行嘉兴分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紧跟总行“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以普惠金融产品为抓手,通过精简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扩大贷款规模等措施,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未来,该行计划进一步扩大普惠贷款覆盖面,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湖州银行嘉善支行:提前授信助力企业“开门红”
2024年四季度,湖州银行嘉善小微专营支行通过逐户走访天凝镇周边企业,深入了解需求,重点推介特色产品“嘉科贷”,为小微企业提供灵活授信支持。
嘉善万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初因流动资金充足暂未提出信贷需求,但在湖州银行客户经理的持续跟进下,企业最终因一张500万元订单的紧急需求主动联系银行。湖州银行迅速响应,一周内完成200万元授信审批,并于2025年元旦放款,帮助企业成功接下订单,实现“开门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以政策为引领,指导金融机构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推动“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建设。通过优化监管考核、强化科技赋能、完善风险分担等措施,浙江辖内金融机构正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浙江监管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流程,为小微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助力区域经济新质生产力腾飞。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小微企业的未来已被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