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夏跃:解锁体重管理“智慧密码”

2025年03月21日 10:42:15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磐石 周卢胜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温州率先开展“减重健康管理”实践,立足“百姓健身”,深度融合民俗体育与现代健身,燃起全民健康燎原之火。

  个性化健身恰似生活的“趣味开关”,大家在律动节奏中找回身体平衡、拥抱活力,践行着“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本期,迎来温州市民俗体育运动协会顾问、省劳模夏跃。他曾任浙江省举重协会副主席,是国家级健身、健美教练。过去七年,夏跃立足温州体育中心百姓健身房,无偿帮助肥胖、亚健康群体,以行动担责,将“杠铃精神”融入日常,聚民间智慧与社会力量,领跑体重管理领域。此刻,让我们探寻他的体重管理“智慧密码”。

  倡导健身即生活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正以惊人速度攀升,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70%。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强调,体重管理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战场。

  跟着夏跃练习的这群人,有来自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的上班族、退休族,平日里在忙碌的工作节奏中穿梭,渴望通过健身释放压力、重塑活力。在他们看来,国家级健身教练夏跃的名字几乎与“科学健身”画上等号。这位曾担任省举重协会副主席的劳模,退休后在温州百姓健身房,成立了纯公益的工作室,专注破解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困境。

  为此,他提出“健身即生活”的理念,将专业训练转化为可持续的日常实践。这一理念,也源于夏跃丰富的体育履历。

  针对中老年群体,夏跃提出分龄训练体系。他说,年轻人以70%有氧运动搭配30%力量训练,重点强化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中年人采取均衡策略,有氧无氧各占50%,维持身体机能稳定;老年人则以抗阻训练为主,通过哑铃、弹力带等器械针对性对抗肌肉流失。

  他笑着说,曾经让中老年人望而却步的杠铃、深蹲架,在科学指导下变成抗衰老利器。

  如今,在夏跃的指导下,这群人相聚在一起,共同开启科学健身之旅,在汗水的挥洒中,逐步收获健康与快乐,见证着自身身体与精神状态的蜕变。

  全国劳模杨作军深有感触地表示:“健身需依据年龄甄选适宜项目。我年轻时热衷游泳健身,如今考虑到水上运动易致湿气入侵身体,便转而投身岸上的太极、八段锦练习,锻炼成效颇为显著。”

  温州大学数理学院校友会会长章晟常现身百姓健身房。聊起健身,他说道:“健身绝非盲目出汗,而是与身体的深度对话,日常健身要留意脊柱健康,无论身处忙碌的办公场景,还是沉浸于悠闲的居家时光,都不要忽视坐、站、行、卧时的身形体态。”

  参与百姓健身房体验的,还有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专家王怀亮。深耕民俗体育近30年的他,积极发动网罗民间达人,解锁民俗体育潜能,将传统民俗玩法融入现代体育,从民间武术到毽球,梳理出实用健康法门,借体育之力,让民众尽享民俗体育带来的健康红利。

  践行控制体重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导致的内脏脂肪堆积会引发慢性炎症,加速器官功能衰退;代谢紊乱则使激素水平失衡,直接影响免疫系统。

  为此,夏跃为中老年群体制定了精细化的运动方案。他进一步说道,为了更好地对冲衰老机制,还应适当增加一些低强度的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简单的抗阻运动,同时结合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以更全面地维护中老年人的健康。

  夏跃说,坚持科学训练的老年人跌倒风险降低42%,关节疼痛缓解率达67%,验证了“运动即良药”的科学性。

  他说,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中老年群体体脂率平均下降5.2%,肌肉量提升3.8%,真正实现了“运动处方”的精准落地。

  他既深谙竞技体育的强度把控,又精通大众健身的普适性改造。他将专业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法改良为适合普通人的健身方案。这种“顶天”链接高端资源、“立地”服务基层群众的模式,让科学健身不再遥不可及。

  此外,他还通过引入奥运冠军教练陈文斌等资源,带动更多人接受专业的指导,为全民控制体重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本。

  他说,当科学指导从健身房延伸至生活场景,才能真正形成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今在温州,“体育让生活更美好”已经蔚然成风。温州创新的“百姓健身房”模式,打破了专业健身的高门槛壁垒,构建起了“专业-群众”健康生态圈。

  通过联动机制,温州不少百姓健身房还引入了像夏跃这样的一大批专业教练,免费提供体态评估、训练计划制定等服务。

  正如夏跃所说:“对抗衰老的战场不在医院,而在每天的健身坚持中。”这或许正是“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需秉持的重要理念。

文字/磐石  摄影/周卢胜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