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一场旨在探索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教育领域,推动教育创新与变革的专题讲座,在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举行。
讲座由临平区科协主办,南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及创想委员工作室协办,临平区科技馆承办。讲座邀请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AI学者秋懿婷,为参与者讲解AI在中小学各学科学习和家庭教育中的各种创新应用,并进行实操指导。活动吸引了30多名家长前来参加。
基础赋能:AI让学习触手可及
讲座首先聚焦AI微科普。秋懿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和底层逻辑,拆解Deepseek大语言模型和各种垂类教育AI应用的使用技巧,带学员轻松跨越AI鸿沟。讲座全程鼓励学员“做中学”,学员现学现用,实操最新的AI应用。大家通过AI工具,体验到学英语不仅能即时纠正发音,还能根据学习者当前水平自适应调整难度,让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此外,AI阅读助手也成为了孩子们语文和英语阅读理解的加速器,讲座现场展示了AI在阅读理解领域的三级助学强大功能。同时,多样化的AI工具也助力学子在中英写作妙笔生花,以素材萃取、头脑风暴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和生活美学。
深度赋能:AI助力个性化与高效学习
随着讲座的深入,AI在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成为亮点。秋懿婷介绍,在数学和理工科学习中,通过AI“大数据”思维和“视觉识别”技术,能精准定位薄弱环节,推送个性化的练习题和解析,使理科学习告别题海战术,从而更加高效且有针对性。此外,AI思维导图工具的应用也让听众眼前一亮。它不仅帮助学生快速整理学科知识体系,还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增强记忆和理解,让学习变得条理清晰、事半功倍。虚拟仿真AI应用也让人人耳目一新,模拟参与实验过程、得出结论及AI延伸问答,大大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
创新赋能:AI开启跨学科学习和多场景应用新篇章
讲座的高潮部分聚焦于AI在跨学科学习中的创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打破了语言障碍,促进多语言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还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数据,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座探讨了AI赋能家庭教育多场景的奇思妙想和操作演练,例如培养情绪价值、防范安全问题、提高人机协同动手能力。秋懿婷温馨提醒学员,要关注当代青少年AI高阶认知的提升以及未来素养的培育,同时强调了AI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秉持科技向善的伦理准则。
讲座通过三个层次的探讨,不仅展示了AI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还激发了听众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无限遐想。
据悉,此次讲座是临平区科协会2025年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科普”专项行动之“AI点燃未来”的首场活动,未来还会陆续推出AI办公、AI文创、AI防诈及AI游戏体验等多主题的科普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AI,拥抱时代变化、利用AI工具让学习、生活及工作更美好。
通讯员 汪金金、吴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