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
日前,浙江省数据局发布首批3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绍兴市柯桥区搭建的“数织未来,产业大脑驱动印染行业新质生产力”项目成功入选。
数据要素,正在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资源与创新动力。柯桥区的“产业大脑”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为超过4000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产业咨询与数字化改造服务,还成功入驻并培养了8万多名行业相关工程师。此次入选浙江省“数据要素×工业制造”融合典型案例,可谓是实至名归。
然而,要充分释放“数据要素”融合的巨大潜能,基于“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模式,还需紧密围绕产业生态构建、新智造应用拓展、共性技术研发以及服务企业效能提升等多方面需求,精心搭建产业数据仓、数字供应链、设备云联等多元化应用场景,竭力打通订单链、设备链、数据链以及人才链,实现产业数据价值的深度转化,从而推动纺织印染产业朝着更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向着更高端、智能、数字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在节能降耗与提质增效已成为产业发展重要目标的今天,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为纺织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深刻变革。借助数据要素融合的力量,纺织企业能够构建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对水、汽、电等各类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实时、精准采集,为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了更好地推进纺织产业“数据要素”融合,应积极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更多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融入传统纺织行业,实现对能源使用的全方位、全时段监测,最大程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无疑是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只有将这些先进技术与纺织印染生产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才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灵活性。通过数据要素融合,生产设备实时产生的运行数据、工艺参数等能够及时汇入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能够迅速发现异常情况,并快速定位问题根源。为了进一步推进纺织产业“数据要素”融合,需全力构建高速、稳定的纺织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以及生产环节的无缝对接,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在全球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纺织产业正站在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路口。从智能穿戴设备中应用的柔性纺织传感器,到高性能运动服饰所采用的特殊面料,数据驱动的产品创新正助力纺织企业在高端市场上崭露头角。通过广泛收集和深入分析国内外纺织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数据、行业绿色生产案例数据,企业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绿色生产技术趋势。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精准洞察消费者对纺织品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还能助力企业紧跟绿色生产技术前沿,坚定不移地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方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