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伟
蛇年新春,柯桥“墨舞兰韵·流觞盛境”共富风貌游线迅速蹿红。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沉醉在沿线的秀丽风光与人文胜景中,景区内人头攒动,农家乐也热闹非凡。前不久,全省共有55条游线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共富风貌游线名单,它们均迎来客流高峰,成为蛇年春节浙江文旅的热门“打卡地”。
共富风貌游线不仅为沿线村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产业繁荣,更是搭建起城乡协同发展的桥梁,引领城乡共同迈向富裕之路。共富风貌游线的打造,绝非仅仅追求外在的“面子”工程,更注重内在的“里子”内涵,其核心在于秉持全域大美的理念,将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成果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能够亲身游历、欣赏与感受的共富体验。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55条共富风貌游线是浙江全力奔向“全域大美”的生动写照。以系统思维精心谋划全域风貌游线,应紧紧围绕全域美丽与区域协同这两大关键要点,将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等多元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之串珠成链。在助力城乡焕发出全新魅力的同时,还要聚焦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庭院等建设领域,不断挖掘并解锁更多共富风貌游线的新场景,让每一处细微的改造与精致的提升都能充分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独特魅力。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启了旅游的全新“传送门”,扩大了文化的“朋友圈”,实现了两者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更加美好的共富生活。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在旅游的过程中深度梳理文化脉络,挖掘文化精髓;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巧妙注入旅游基因,增添活力。推动文旅融合,需要全面汇聚“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精心讲述动人故事,精准谋划优质项目,精细打造特色产品,以文化理念引领旅游发展,以旅游方式传播文化魅力。
推动“风貌颜值”向“共富体验”的深刻转变,必须将幸福指数作为衡量风貌游线质量与成效的重要标准。一方面,建立城乡风貌样板区和共富风貌游线联创共推工作机制,积极发动风貌样板区所在地的经营主体,创新工作路径与活动载体,通过“+文旅”的模式,让静态的风貌“动”起来,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在具体运营过程中,要针对游线节点、游览路径、品牌塑造、宣传推广、活动举办等建设细节制定详细规划,明确共富游线的运营主体、组织模式、发展策略等纲领性内容,加速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成果转化为系统化、模块化的旅游产品。
借助智慧管理平台,将共富风貌游线涉及的“吃”“住”“行”“游”“购”等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搬到“云端”,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提高供给效率,还能精准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要突出数智赋能,进一步完善景点信息、游线推荐、风貌游记、行程定制、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展销等功能,为游客量身定制特色路线,实现停车场余量数据、景区在园人数、实时入住人数等信息的可视化呈现,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数字化服务,让游客在共富风貌游线的旅程中拥有更加美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