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以刀为笔,以石为纸;他用坚守与热爱,点亮故乡泰顺;他又以师者之心,育匠人之魂;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成松。潘成松?也是温州市迄今为止石雕界唯一获此荣誉的工艺美术大师。
从泰顺少年到大国工匠
潘成松1973年出生于浙江泰顺岭北山区,幼年寄宿于木拱桥营造技艺传承人董直机家中,耳濡目染下对传统工艺产生兴趣。
1992年,他到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深造,师从吴旭亮,并广泛吸收木雕、泥塑等艺术精髓,逐渐形成“博采众长”的创作理念。
1998年,他创办泰顺蜡都石雕研究所(后更名为泰顺县石雕研究所),并在青田、温州等地设立工作室,将福建影雕技法、乐清劈雕技法与本地传统融合,开创“留硬雕法”“留纹雕法”,赋予石头“变废为宝”的新生命。

潘成松的作品以“因石施艺”“依色取巧”著称,既扎根泰顺耕读文化,又融入现代审美。其代表作《生命的旋律》《北极称雄》连续斩获浙江省精品评比特等奖,《归》《胖妞》等系列作品则以乡土生活为灵感,获省级金奖。
他创作的《绿水青山》《金玉满堂》等作品,将梯田、茶园、老屋等元素提炼为艺术符号,被国家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等机构永久收藏。
2024年,他入选“大国工匠浙江培育对象”,成为泰顺石雕界首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此外,他还先后获得全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全国玉石雕刻大师、全国乡村青年工艺能手、浙江石雕中青年十大名师、浙江工匠、浙江石雕非遗传承人等称号。

在潘成松眼中,石头绝非普通的材质,而是承载着无限可能的艺术宝藏,是匠心独运的结晶。潘成松说,“我喜爱石头,它是超亿年‘岁月见证者’。亿万年中,地壳运动、风雨打磨,石上蚀痕诉说地球变迁。我以雕刀,助石头重绽光芒、回归自然之美,这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
其中,泰顺石产于泰顺县龟湖镇境内,质地温润,细腻剔透,软硬适中,具有宜雕、宜琢等工艺美术特点,极具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相媲美,有“中国第五大印石”之美誉。
潘成松的石雕作品,向来以“因石施艺”“依色取巧”的精妙技法闻名遐迩。潘成松视石头为“有灵魂的载体”,主张“雕与不雕”的理念:保留石材天然肌理,仅以局部雕刻点睛。
潘成松笑言,石雕技艺藏着许多“知识”。他一面学习易经八卦、太极风水,另一面精研现代环境学、美术、书法,灵感才可“破土”,不断为雕琢添力。

值得一提的是,他创新推出的系列印章,以现代技艺革新传统雕法,成为石雕界“网红”,带动泰顺石文创发展。
他精心雕琢出“泰顺嘉福印石”,它蕴含泰顺古韵与祥瑞,一经推出,便成温州人闯荡四海时,向国际友人递出的“文化名片”,引得了诸多喝彩。

《石印玺》是潘成松的匠心之作,凝萃传统文化之美。潘成松沿袭古法,选石严苛,甄别质地、纹理,只为寻得佳材。雕刻时,印钮瑞兽活灵活现,花卉婀娜多姿,篆文刚劲含韵。
如今,它步入很多名流的家中,落于书桌增书香,置于客厅添雅韵,借深厚底蕴与艺术魅力,重拾古韵馨风。
潘成松凭借一系列卓越的作品,在全国性大赛中屡获荣誉。他的作品不仅被权威机构收藏,更是得到了不少圈内人士高度认可。
石中有魂,艺以载道
潘成松还推动了泰顺石雕产业发展,让泰顺的非遗产业打出了品牌。2016年泰顺石文化创意园落成后,他率先响应“大师返乡工程”,吸引青田、福州等地艺人回归,推动当地形成采矿、雕刻、展销一体化产业链。2024年,他积极助力打造“第五大国石”,让更多人“走走泰顺越来越顺”。作为非遗传承人,他推动泰顺石雕教育体系升级:2016年主导成立泰顺石雕艺术学校,将传统师徒制转为现代职教模式,培养数千名专业人才,其中不少人还获评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如今,他常常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授课、开展培训并指导学生。此外,他还出任温州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积极推动石雕教育的发展。
他说,传承泰顺石雕主要靠学校培养的学生,文化修养高的人对新事物适应性更强,作品更易贴合时代潮流。
此外,他的作品创作题材多源于泰顺当地的生活。泰顺有着良好的耕读文化传承,他的作品中,不少就展现了传统生活生产劳动中的动态场景,比如劳动时的动作姿态等。
“在我与体育、艺术界人士交流中,感悟出很多道理,促使我更好打磨作品。”对于民俗体育,潘成松始终给予关注和支持,并将体育的动态之美融入作品之中。
一直以来,潘成松始终扎根泰顺、深爱泰顺、推广泰顺,最终成为了泰顺石雕领域的一名巨匠。正如其作品《根深蒂固》所喻,唯有深扎故乡土壤,方能枝繁叶茂。





文字/磐石
摄影/周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