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创新  -> 正文

当青瓷遇见数字科技,浙商大老师带你沉浸式解锁中华美学DNA

2025年02月11日 14:21:51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廖嘉琪

  在央视《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十只蓝"喜鹊"从古卷跃然而出,被网友夸赞“美到心坎”。那蓝,是宋人笔下的“花青”,亦是瓷器里流转的釉色,给舞蹈增添了诗意的遐想。在浙江工商大学,也有一位祖宇老师,以"宋瓷梦华"青瓷沉浸式交互艺术展,让沉睡千年的瓷韵焕发新生,将中华美学发挥到极致。这场展览在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上惊艳亮相,展陈设计也获得了2024年iF设计奖。

  "天青色等烟雨"的意境在祖宇手中化作可触摸的时空长廊。她以南宋龙泉窑青瓷斗笠碗为原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岛艺术展台,还将工匠拉坯的旋转动作,幻化为空间布局的灵感,带着观众在“生活、礼乐、中国、世界”四大维度里开启一场深度的青瓷之旅。

  中岛两侧,双屏设计别出心裁:一侧播放着南海一号沉船打捞的纪录片,斑驳的瓷片讲述着历史的重量;另一侧则展示着祖宇团队精心制作的裸眼3D数字影像,宋代青瓷乘风破浪、出海远航的故事跃然眼前,诉说着千年的辉煌。二者虚实相生,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一幅视觉华章。

  “我将青瓷的韵味融入展览,把数字媒体艺术的现代手法与龙泉青瓷的千年底蕴交织在一起,让古老的青瓷在现代科技的映衬下,绽放出别样光彩。”祖宇说,她的展览不仅追求视觉效果,更希望能触动观众的心灵,让大家看见背后的中华历史文化。

  然而,艺术设计从来不是一条坦途。在策划中,祖宇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是一个非常规展厅,将青瓷的历史文化以沉浸式的方式呈现并不容易,期间反复实验,都没达到自己的要求。”祖宇说,她走访多家机构,学习先进策展理念,更邀请了龙泉工艺大师助力,最终才将青瓷的魅力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策展不仅仅是平面上的布局与呈现,更是与空间相融合的生动展示。作为策展人,祖宇还擅长将那些被忽视的废弃空间,巧妙地转化为艺术展览的绝佳场地。在宝鸡工业遗址博物馆项目中,沉寂已久的窑洞在她的改造下,成功还原了抗战时期纺织业的生产场景,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瞬间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祖宇的展犹如一首悠扬古曲,余韵悠长,她的课堂同样美得令人如痴如醉。在祖宇的《摄影技术》课上,从技术到情感,从历史到文化,她用每个细节为学生铺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他们感受到了摄影背后的巨大魅力。

  当教师的荧幕上出现一幅黑白老照片,画面中,一位母亲与孩子紧紧相依,衣衫褴褛,却也难掩彼此间的温情。学生们纷纷沉浸在画面之中,整个课堂仿佛被时间凝固。

  “这背后是怎样的故事?”祖宇轻声地说,像是对学生心弦的轻轻拨动。接着,她语调柔和,娓娓道来:“这是一张《移民母子》的照片,记录了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一位母亲的坚韧与爱……”

  在祖宇眼中,艺术鉴赏并非是单一感官的体验,而是一种深度的跨文化与跨学科的交流。

  “当我们凝视一张老照片时,除了欣赏构图、曝光、工艺、色调等技术实现的元素外,更应该透过这扇窗户去洞见时代的风貌,去感知真实的生活,去激发美好的想象,去探索重塑历史和重构现实的视觉路径。”她要求学生无论是鉴赏还是创作,都要关注作品的人文关怀和技道相融,学会用镜头讲故事。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祖宇常常带他们走出教室,走进美术馆、影视基地、艺术机构,也走进市井巷陌、山川湖海,“只有深入生活,激发灵感,才能创作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作品,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在生活的窑炉中烧制出独属于自己的青瓷。”

  在2021年,祖宇主授的《摄影技术》课程被立项为浙江省本科一流课程。同时,她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世界摄影史》和《摄影鉴赏:瞬间与永恒》,专注于影像人文的理论思辨与创新实践,为学生打造了独特的美学教育空间。

  最近,祖宇作为访问学者重返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这是她对于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旅。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她期待与世界对话,为近代东亚区域影像及文化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杨柳树]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