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银行  -> 正文

一表三文章,打造金融惠农衢州样板

2025年01月24日 17:56:59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汪瑞翔 翁文倩 郑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自2021年起,在全省试点推广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3年来不断发挥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独特优势和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围绕“千万工程”助力农民增收,持续推动模式升级创新,为全国提升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解决农户融资难题提供了浙江经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积极发挥金融改革试点优势,结合山区县域特点,持续抓特色、找突破、聚成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户融资专区,迭代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数字融资模式,获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和新华信用普惠标杆案例两项殊荣,做到将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实力。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建档率超九成,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超300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超70%。切实解决农民贷款信息不全、抵押资产不足、贷款流程繁复等痛点、堵点问题,成功打造金融惠农的衢州样板。

  践行“数字金融”完善评价体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推动机构持续丰富和完善差异化数据采集标准体系,增强金融资源投向认定准确性,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差异化定额定价,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柯城农商银行建立以大信贷平台、核心系统和三资管理系统等政府部门数据为主的“总对总”农户家庭资产信息收集模式,同时加入以农户品德、荣誉为主的特色化无形资产,授信信息从原来的16小项完善至目前的5大类、40小项内容,进一步完善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授信评价模型,提升农户融资获得感。

  近年来,柯城区沟溪乡聚焦打造菜园文化,点亮未来乡村,在这一背景下,柯城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农户小额贷款发展新模式。该行将经过沟溪乡认定的“一米菜园”建设面积、美丽庭院建设等级等信息纳入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中的特色化无形资产模块,结合该行特有的评价模型,为农户实现贷款提额。

沟溪乡余东村“一米菜园”

  在村里开水果购销经营部的兰老板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过去总觉得农村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有所作为,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和厂门口打理‘一米菜园’,竟能顺利贷到款,开启新的致富之路。”2024年11月,在柯城农商银行沟溪支行,刚刚成功增贷30万元的兰老板感慨万千。近两年,受疫情冲击,水果贩卖生意遭遇瓶颈,举步维艰。一次偶然与农商行信贷员在大走访活动中的相遇,让他感受到了“一米菜园”背后的巨大金融助力。信贷员实地确认其“一米菜园”种植情况后,通过手机上传数据,当天便发放了贷款。“按照乡里‘一米菜园’标准精心打造蔬菜小责任田,既能满足自家日常食用,又能推向市场销售,还能帮助获得贷款,可谓一举多得。有了这笔资金,我便能填补资金缺口,顺利渡过难关,在即将来临的年前水果销售旺季全力冲刺。”

  如今,在沟溪乡,越来越多像兰老板这样的农户与经营者因此而受益。他们有的投身特色养殖产业,有的开办农家乐,乡村产业呈现出多元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如同一朵朵绚烂的繁花,在这片土地上竞相绽放。

  践行“普惠金融”优化服务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积极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在打造“数据建模、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增信、线上签约、按需用款”的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衢州模式的基础上,迭代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数字融资模式,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户融资专区。首次实现了农户特色信息精准抓取,以及申贷、获贷、提额等功能的全流程线上办理,并依托政务信息互融互通,实现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进一步提升农户小额普惠信贷的可得性和精准性。

衢江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了解金融需求。

  衢江农商银行有效发挥农户融资专区的普惠作用,将农户融资专区中的不动产登记证、公积金信息等10项维度纳入评价体系,多维度勾勒“信用画像”,按照信用信息+综合资产+公议授信等方面进行评价,有效扩大授信面。同时,充分利用丰收互联“浙里贷”纯线上办贷模式,将授信结果以白名单形式导入,农户在手机端即可签约,实现农户贷款“一次不用跑”。

  家住衢江区上方镇仙洞村的村民袁大哥,曾在前期衢江农商银行整村授信中获得10万元预授信额度。2024年9月,该行客户经理进村走访宣传农户融资专区,袁大哥得知通过农户融资专区就可以直接申请农户信用贷款,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能提额降利率,随即便通过“浙里办”农户融资专区进行了贷款申请。次日,客户经理通过农户融资专区获取了其相关信息,根据该行制定的社保缴存等各项维度提额和利率定价标准,为其提额5万元,并降低利率近80个BP。袁大哥得知后,欣喜地说:“现在贷款操作起来真方便,贷款利率也下降了,真是省心省时又省力。”

  践行“绿色金融”丰富应用场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衢州监管分局积极融入衢州市深化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将绿色生态资产作为一项重要资产纳入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扩展农户资产体量,推动机构丰富农户融资应用场景,深化绿色金融创新。

江山农商银行走进家庭农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支持。

  江山农商银行按照“普惠金融绿色发展”工作思路,创新“银行个人碳账户”项目建设。在“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推广过程中,该行将“银行个人碳账户”作为“农户家庭资产”中的一项重要资产评价指标,给予农户不同贷款额度和利率优惠,让居民绿色行为资产化、数字化、货币化。丰富“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评价维度的同时,该行还提升农户对“碳达峰、碳中和”和节能减排的参与度,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目前已采集了53.8万户的个人绿色行为信息,占江山市总人口数九成以上。

  家住江山市大桥镇的刘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着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家庭农场,主要经营速成鸡、鸭的养殖。2024年,为扩大养殖规模,刘某准备新建养殖大棚提高产量,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能抵押的都抵押了,信用额度也用满了,这可怎么办?”刘某十分苦恼。了解情况后,江山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采用该行“农户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查询到刘某拥有个人碳积分近4万分,告知其个人碳积分可以认定为绿色资产,能提额3万余元,还能降低30个基点的贷款利率。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客户新建养殖大棚的资金难题,还进一步降低了其还款压力。“没想到个人碳积分还有这么大作用,真是帮了大忙了!”刘某开心地说。

通讯员 汪瑞翔 翁文倩 本报记者 郑谦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