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是各类金融诈骗案件的高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推动辖内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强化银行网点源头防控,统筹做好群众资金安全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助力地方经济于新岁之际稳健启航。
许多学生和家长都重视教育培训,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寒假期间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名课外培训。然而,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一领域,利用“抢占教育培训入学名额”进行诈骗,给群众带来了困扰和损失。
1月5日下午,客户蒋女士来到中国银行天台平桥支行大厅,急匆匆要求办理银行卡提额转账,综服经理询问客户转账用途,客户支支吾吾回答不清,只透露与网上“某老师”进行微信聊天。后经支行副行长进一步了解得知,客户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有关学历证书的线上教育报名,客服以刷工资流水为由,让蒋女士每个月往“瑞德学尚教育”的微信二维码转账1700元,再转入金额1680元用途为工资代发,客户称前期按照客服要求提供社保流水、银行卡及身份证信息,现要求其提供银行卡工资代发流水并通过“瑞德学尚教育”的微信二维码转账20300元用于报名抢占入学名额费用。
听闻至此,大家确认蒋女士正遭遇冒充客服诈骗,鉴于蒋女士汇款意愿强烈,当班领导立即联系平桥派出所民警过来。在等待公安出警过程中,综服经理向客户耐心讲解相关诈骗案例及诈骗手法,提醒客户网上教育需谨慎,天上掉馅饼不可信,不明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随便透露,指导客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微信公众号。后在派出所民警到场联合宣讲劝说下,客户才醒悟放弃转账,成功挽回损失20300元,客户的过年钱保住了!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愈演愈烈,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局引导金融机构坚持常态化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和柜面防范措施宣导,深化警银联动,提高大众风险防范意识能力,共同构建牢筑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竭力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