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杭州临平算力小镇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政策支持和创新活力成功“出圈”。在算力小镇开园三周年之际,记者走进算力小镇,深入了解算力小镇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其在科技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自2021年开园以来,算力小镇从算力经济出发,聚焦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的智能物联产业,锚定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两大主赛道,构建大数据、智能算力、大模型、垂直应用“数算模用”产业生态体系,与一平台、一基金、一政策、一活动“四个一”产业支撑要素体系,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算力产业创新区、长三角算力应用端枢纽中心和杭州市算力产业创新核。
眼下,算力小镇锚定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两大主赛道,大力发展算力科技产业,已集聚企业2200余家,2024年1—11月实现规上营收同比增长41.6%。今年以来,招引知存科技、赛算科技、数字力场等20个重大项目,累计在算力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集聚杰能科世、衣科股份等60余个重点项目。
“商家上传一张自己拍的穿版图片,选择自己需要的模特和风格,就可以一键生成不同背景的穿版图。”在小镇入驻企业杭州衣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公司结合AI技术研最新研发的“AI穿版”功能,该技术可帮助商家在几分钟时间就能获得大量影棚级美图,大大减少了商家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
衣科公共关系副总监陶妃妃表示,在入驻算力小镇的三年时间里,衣科成长迅速,由初期租赁面积4900平方米扩展至6500平方米,员工数同比增长了一倍。这不仅得益于小镇提供的资金补贴和资源的链接,让她感受最深的是算力小镇的科研机构在衣科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外脑”作用。通过小镇组织的沟通平台,衣科能够第一时间获取AI领域的最新动向,并快速将这些前沿技术融入到自身的解决方案中。
在算力小镇这片创新热土上,不仅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迅速的企业,这里的孵化载体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六和桥丰收加速器就是其中之一。六和桥丰收加速器以“投资+孵化”的创新运营模式,成功吸引了大量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入驻,并已成长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运营以来,六和桥丰收加速器已引进培育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5家,获得融资企业数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同时,加速器还积极推荐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助力小镇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以算力小镇为主阵地,临平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该加速器总经理倪卡卡分享道,例如鼎湖高层次人才政策在2024年进行了更新换代,为企业提供了三年600万元的研发经费支持,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支持期限最长可以延长到6年来兑现,灵活性更高。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享受最高300万元的大模型开发研发经费补贴以及一年最高200万元的算力券补贴。”
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作为算力小镇政产学研创为一体的重要引擎,致力于集聚和培养算力产业高端人才,与大院大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引进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破解一批算力产业相关“卡脖子”难题。
该研究院产业投资部部长余飞辉介绍了算力产业基金的相关情况。该基金由杭州市临平区、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杭州文广投资和星临集团联合发起成立,总规模4亿元,将主要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算力应用等算力相关领域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这只基金的成立将为小镇的算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小镇的创新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临平区正大力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算力小镇将乘着风口、借势而出,持续抓好“硬件设施、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关键环节,盯引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聚焦工业巡检、航空测绘、智能交通系统等低空经济行业应用项目,高标准推动示范区建设,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算力小镇将继续加大对算力产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在提速政策兑现、服务企业人才上给予最有力的支撑,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壮大、产业腾飞搭好桥、铺好路、护好航。”临平新城相关负责人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