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事,别管我,保护好孩子!”这是辽宁省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原党支部书记李清学,在牺牲前向村干部喊出的最后一句话。
8月20日凌晨,当李清学托起第3个孩子后,用尽全力的他被困在湍急的洪水中,不幸牺牲。这一天,他的生命,永久定格在了49岁。
11月25日,是李清学烈士离开的第97天。这天,寒风裹挟着雨雪,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不过对小台子村的村民来说,这个冬天并不十分难熬。在李清学烈士生前使用的办公桌前,小台子村副书记赵继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如今,受灾村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屋里也都暖暖和和的。”
村部内,村两委班子的工作职责和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依旧张贴在墙上;村部外,新修的清学桥架起了通往山上“党员林”的致富路……
舍小家为大家
8月18日23时至21日8时,建昌县遭遇当地史上最强降雨。强降雨导致该县电力、通信、道路一度中断,农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而黑山科乡,是建昌县受灾最重的乡镇之一。
在这场特大洪水中,李清学成功营救3个孩子后,不幸遇难。
8月26日,建昌县为李清学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近千名干部群众冒雨送别。辽宁省委、省政府追授李清学同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
李清学的家庭是一个“党员之家”。他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妻子和女儿也都是党员,儿子刚上大学就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李清学书记是一名优秀的党员,更是黑山科乡的一面旗帜,他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了克己奉公、舍己为民的精神。”负责小台子村的包村干部、副乡长孟凡龙说。
舍小家、为大家。发生洪水时,李清学家是小台子村第一个进水的,但他仍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与村班子冒雨巡堤查险。
“受到他的精神感召,小台子村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形成了党员当先锋、讲奉献、挑重担,群众互帮、互助、互爱的良好风气。”黑山科乡党委副书记郑树松介绍。
建昌县位于辽宁西南部,山多坡陡,人均耕地较少。“8·20”洪涝灾害发生后,建昌县迅速成立水毁农房异地选址工作专班,保障异地新建房屋地块宜居宜业。
“在异地选址工作中,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以及前来支援的辽宁省有色地质105队、省核工业地质242大队全程参与了选址工作,建设部门高标准完成了施工任务。”建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建国介绍。
10月22日,建昌县灾毁移民选址工作全部完成。截至目前,该县已异地集中安置204户,均已完成房屋建设,安置总面积达10.5728公顷。
种“党员林”走致富路
2021年10月,李清学正式担任小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继权说:“他上任时就向全村百姓立下誓言,一定要带领1235名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小台子村与丹东大梨树村的地貌相似,如果我们把村里的特产‘黑山科脆枣’也推广出去,结合辽西特色的农家乐,村里就会再添一条致富路。”李清学曾提出发展的“小目标”。
“荒山栽出摇钱树,小康路上迈大步;带领老乡来致富,打造辽西‘大梨树’。”在村部院墙,小台子村村民的共同愿景被描摹其上。
组织村民到朝阳市大枣生产基地观摩学习,到辽宁省农科院旱地农林研究所邀请专家给村里的枣树“把脉问诊”……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李清学确定了“做大总量、做优模式、增强后劲”的发展思路。
在李清学的带领下,53户村民绿化荒山荒坡1000余亩,栽植新品种大枣6万株。大枣基地还特别开辟了为村民增收的“党员林”,李清学与全村党员连续奋战20多天,种下1.1万株枣树苗,并将收益全部奉献给村民。
斯人已逝。如今,崎岖的山路已铺成水泥路,这条路可直达山上“党员林”。站在山上远眺,大枣种植已形成规模,“党群共富示范基地”正矗立在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