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2006年出台的《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法治保障。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初,浙江省小微企业数量达到295万家,占到了浙江企业总数的九成。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中表现突出。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其中的外向型小微企业,不仅要面临着来自国内的市场风险,还要面对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来自海外的各类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
截至2023年,浙江省货物出口为35666亿元,比上年增长3.9%,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小微企业在外贸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浙江省小微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存在对外贸易业务。相比较于传统的大型企业,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规模较小,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导致它们往往因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较难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且,在人才竞争方面,大型企业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薪酬福利和发展机会,而小微企业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内部缺少优质法律人才,而且也较少接受外部专业的法律专家或者境外的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通常只能通过互联网或者朋友、亲属等了解境外的投资风险,导致其在进行对外发展时,管理团队缺乏足够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法律专业知识,容易在风险中面临官司缠身的挑战,甚至遭受灭顶之灾的可能。
一般而言,小微企业可能会遇到的常见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税务合规风险,不同国家之间,税收规则差异巨大,小微企业可能会因为不熟悉目标市场的税法,导致税务申报不合规,可能会面临罚款甚至业务受限的风险。二是知识产权风险,在国际市场上,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如果小微企业没有正确处理知识产权的问题,可能会面临侵权诉讼,导致经济损失和企业声誉受损。三是劳动法律风险,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劳动法律差异很大,如果小微企业在海外雇佣员工时违反了当地的劳动法规定,可能会导致劳资纠纷,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四是合同法律风险,在签定跨境合同时,如果小微企业没有充分理解合同中的法律条款,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造成经济损失。五是外汇管理风险,由于不同国家的外汇管理政策不同,小微企业在进行跨境交易时可能会遇到外汇兑换、汇款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资金流和业务运营。六是生态合规风险,一些国家对环境保护有严格的法规要求。如果小微企业在海外投资或运营时未能遵守当地的环保法规,可能会面临重罚甚至被迫关闭。七是数据合规风险,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背景之下,小微企业可能会由于不熟悉目标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运输等环节存在风险。八是市场风险,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相较弱,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如需求不稳定、消费习惯差异大等。上述列举的风险只是一些小微企业在对外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风险,实践中,很多小微企业都因为缺乏足够的应对上述风险的能力,一不小心就导致诉讼缠身。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与重庆恒胜鑫泰贸易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鑫泰公司因其出口的摩托车整车上标有“HONDAKIT”的标识,涉嫌侵犯本田株式会社的“HONDA”的商标权。该案反映了小微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再如波兰某贸易公司诉苏州某化纤公司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苏州化纤公司因未能充分履行贸易合同而被判决败诉,反映了小微企业在对外发展过程中的合同履行纠纷。
如何才能更好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上述在对外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风险?如何才能成机制地推动小微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其对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何才能为他们构建一个低成本能够迅速、便捷地获取有关境外投资风险的法律知识服务团队?
首先,可以鼓励各地律师协会在志愿者服务中,有组织地定期向外向型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帮助。浙江省现行的律师年检制度中对律师每年从事的志愿服务时数就是鼓励性要求,而且要求填报志愿服务时数。
2021年司法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还印发有《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只需要结合现行律师志愿服务的相关规定,引导具备此方面专业特长的律师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就完全有可能实现为外向型小微企业提供常年免费一般性的法律帮助。比如,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有关国际贸易法规、关贸协议、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等方面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为小微企业提供国际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维护和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咨询;向小微企业解读有关国家和地方的对外经贸政策,帮助企业用好政策,享受政策红利等方面的法律志愿活动。这样一来,小微企业就可以通过这种定期的法律援助活动,便捷地获取到一些法律、法规、政策的最新动态。同时,志愿律师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很好地和律师的后续教育制度相衔接。
其次,各地市的司法局也可以将为小微企业提供此方面的法律行政指导纳入自己的行政职责范围,在其职权范围内为小微企业提供帮助。比如各地司法局可以通过常态化的行政指导为小微企业提供境外商务专项法律服务。如建立预警预测机制,针对小微企业外向服务提供风险预警和处置建议;编制企业涉外业务法律服务指引手册,提供涉外公证、贸易摩擦应对、商事调解等业务指南;帮助企业完成合规风险识别和管控,提供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司法局还可以建立若干支专业项目法律顾问团队,根据近三年常见的本省涉及境外商务法律风险编分团队,由团队负责有组织开展研究应对,提炼一般性的防范对策,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指导服务,或者是在企业遇到法律纠纷时,提供法律原则和调解服务,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再次,有关政府部门还可以引导各类商会定期开展针对小微企业的研讨会、交流会,为其提供法律支持。鼓励民间组织建立国际商事法律公益服务联络点,开展跨境争议处置风险分析研判、纠纷调解等。相关部门也可以选择与高校法学院合作,利用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如清华大学法学院组织的公益普法宣讲团模式,通过组建由法律专业学生、年轻律师或退休法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利用业余的时间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教育。此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可以向小微企业提供对外法律服务专项补助,如可以出台政策措施,对国际贸易摩擦案件涉诉的企业、商协会,给予应诉律师费用补助;也可以直接购买涉外法律服务,再以较低成本或免费提供给小微企业适用。
最后,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微信群、开发APP或者利用现有的法律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知识培训和讲座,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同时鼓励高校和商会一起共建这些网上服务平台,使平台信息时时确保更接地气、更具专业、更求实用,各地律师协会也可以牵头各地的律师事务所建立或整合在线涉外法律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咨询、案例查询、文书草拟等服务。
(系2024年度杭州市法学会研究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