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资源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支撑,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是,由于供需结构矛盾、新技术冲击加剧、人力资源错配等问题,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出现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问题、“招工难,就业难”困境和“新技术就业机会多,旧岗位替代风险高”矛盾,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亟需综合施策,加快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有效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改革教育体系
优化校企合作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一是改革教育培训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包括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工作方法。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紧扣社会经济大局,大幅提升学校人才供给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匹配度和有效衔接。二是构建高校企业联动机制。鼓励企业与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通过联合培养和项目合作等模式,协助领军人才和关键培养对象提升其在技术研发领域的专业能力。三是建立终身学习的生态系统,加强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建立校企合作的终身学习平台,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升级的机会。设立学分银行和认证体系,认可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鼓励人才在不同阶段和环境中持续学习。
强化激励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
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一是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打破部门和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知识的交流和融合。建立容错机制,允许创新过程中的失败,鼓励人才勇于尝试和探索未知领域。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优惠、住房补贴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实施股权激励、奖金分配、科研项目资助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以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潜能。三是建立技能认证和评价体系。建立公正、透明的技能认证和评价体系,设计以成果和贡献为导向的奖励机制,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认证,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促进人才流动
提高配置效率
配置效率是人才红利的主抓手。一是消除制度性障碍。打破户籍制度等限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减少人才流动中的行政手续,如工作签证、居住许可等,降低跨区域就业的门槛。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提供实时的职位需求和人才供给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匹配效率。建立人才流动数据库,收集和分析人才流动的模式和趋势,为政策制定和市场预测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如远程工作、弹性工作制、兼职和临时工作等,以适应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和生活需求。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员工根据个人和工作需求,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兼职和临时工作的法律和行政支持,包括合同范本、税务指导和社会保险管理。
嘉兴大学 文雁兵 赵瑞娜
【基金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速交通网络与我国劳动力资源时空配置机制研究”(项目号:22&ZD06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