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618”购物 追求实惠更要明辨真伪

2024年06月13日 10:55:3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华 凌

  “618”年中购物节将至,“预付满减”“限时秒杀”“瓜分现金红包”等优惠活动很多,各类电信诈骗也花样层出。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提示消费者,在考虑如何叠加优惠的同时,更需识伪辨伪,避免落入五类骗局。

  骗局一:网购退款诈骗。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购物信息,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赔付,诱导消费者在虚假网页填写个人信息;或提出多倍赔付,但须垫付同等资金才可完成理赔,最终将消费者资金骗走。

  骗局二:虚假购物诈骗。不法分子先在正规网页、平台发布“低价促销”等虚假信息吸引消费者,在取得消费者联系方式后,要求其按照指示操作,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进行诈骗。不法分子还会发送包含木马病毒的虚假促销信息链接,消费者一旦点击就会造成个人身份信息泄露。

  骗局三:虚假红包诈骗。“618”年中购物节期间,许多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诱骗消费者点击虚假红包,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骗局四:预售商品诈骗。不法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冒充电商,发布“预购”“限时购”等信息吸引消费者,骗取消费者信任后编造收取定金优先发货、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要求消费者汇款转账,随即拉黑联系方式。

  骗局五:中奖免单诈骗。不法分子利用“618”电商平台抽奖活动,向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实施诈骗;或当消费者根据短信内容求证中奖信息时,要求消费者先缴纳“公证费”“手续费”或“保证金”进行诈骗。

  工作人员提示,退款渠道选正规,脱离平台要当心,红包领取需谨慎,抽奖免单细甄别。这样消费者才能在享受优惠的同时,避免“踩坑”被骗。

[编辑: 陈路漫]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