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祥符荡,未来食品实验室展厅,时隔一年,人造大黄鱼肉终于迎来一个小伙伴——人造三文鱼肉。
小伙伴为何姗姗来迟?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食品实验室副主任陈启和教授解释,“由于基因不同、生长环境差异较大,三文鱼与大黄鱼特性相差很大,培养难度成倍增加。”难在哪?分离活体干细胞就很难,“不是所有的干细胞都能快速增殖,团队筛选了上百批次三文鱼肌肉干细胞,花费近一年时间,才找到合适的干细胞进行培养。”不仅如此,更难的在于找出合适的营养因子。
去年5月,浙大团队成功合成国内首例厘米级细胞培养大黄鱼组织仿真鱼排。当时,团队用的就是低血清培养基。一年过后,在人造大黄鱼肉上,团队已经用上无血清培养基。“就像有人每天要吃一两块大肥肉,不吃就难受,考虑到健康和腰包,过渡到每天半块,最终减量至完全不吃,但又很想吃,怎么办?无血清培养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替代品。”陈启和说。
不过,即使在人造大黄鱼肉上用了无血清培养基,但在人造三文鱼肉上,目前还只能使用低血清培养基。“团队目前正在继续攻关。”
正是过去这一年对人造大黄鱼肉的持续攻关,浙大团队已基本跑通从细胞生长机理到血清培养基筛选,再到细胞悬浮培养工程化扩增以及三维分化与培养肉成型等细胞培养黄鱼肉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路线,“目前已到了规模化关键技术及生产模式阶段。”
也正是过去这一年对人造三文鱼肉和人造大黄鱼肉的持续攻关,浙大团队海洋经济鱼种细胞培养肉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细胞培养肉被认为是解决人类餐桌上肉品和蛋白供应、减少人工养殖肉类动物对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高度依赖的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或许在将来会重塑食品行业格局,即未来的食用肉,一部分由畜牧业生产,一部分通过细胞培养得到,还有一部分则是植物蛋白仿真肉。
“嗅觉灵敏的资本已经闻到了‘两块鱼肉’的味道,目前我们已经对接了6家投资机构,他们看中的就是细胞培养肉这一颠覆性技术赛道。”陈启和介绍,也正是在与投资机构的交流中,除了人造鱼肉本身之外的2条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赛道也渐渐清晰。
“培养基和细胞支架材料都是可以快速落地产业化的方向。”陈启和介绍,细胞支架材料属于新材料范畴,团队通过材料筛选、配方调整,研发出能将成肌细胞牢牢“抓住”的可食用胶体材料,这一技术同样适合人体心脏支架材料制作。而国内细胞肉培养基市场目前以进口为主,拥有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在“两块鱼肉”的攻关过程中,浙大团队已申请发明专利15项,正准备申请的发明专利还有4项。
(本报记者 李伟民 通讯员 柯溢能)
欢迎提供“‘浙’里新质生产力”采访线索
优秀企业、机构自荐:投稿kjjrsbwm@vip.163.com
联系号码:1351682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