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砥砺二十载·科学新征程”!中科院宁波材料所2024年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

2024年05月20日 10:35:05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高晓静

  5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24年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此次活动主题为“砥砺二十载·科学新征程”。为了让公众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活动采用分会场模式,在宁波材料所镇海本部、慈溪园区和前湾园区分别举办,共有600多名中小学生和家长现场参加活动。

  5月18日上午,来自崇正书院、鲲池小学、镇海实验小学、仁爱中学、宁波市外国语学校等学校的的近500位同学和家长参加了镇海本部的活动,宁波材料所副所长(王立平)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宁波材料所副所长、科协主席陈亮介绍,宁波材料所历来非常重视科普工作,建所20年来,不断完善科普体系建设,成立“科普之舟”志愿者服务团,累计投入600余位师生参与科普志愿活动,开展科普活动500多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400万人次;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科普视频近300条,播放量近400万次;策划的“科学素养”线上科普教育课堂等,参与人数超过220万人次;创作的科普视频连续四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微视频奖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普“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未来,研究所将继续发挥科普“国家队”引领示范作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宁波材料所副所长、科协主席陈亮致欢迎辞

  科普报告和科学小实验依然是最受欢迎的环节。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室朱锦研究员带来了科普报告“土里‘长’出的新材料”。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物基材料的种类特点,目前取得的成果、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潜力。

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室朱锦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的“手机的防水服”、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的“一笔生电的液态金属”“随机应变的智能金属材料”、先进诊疗材料与技术实验室的“智慧的VR眼镜”、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实验室的“四两拨千斤的人工肌肉”“精益求精的直线电机”、氢能与储能材料技术实验室的“超能电动自行车”“人工树叶”等8个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近距离体验了材料的神奇和科学的魅力。

科普实验现场

  现场还发布了《科普之舟甬城启航》宁波材料所科普工作20周年宣传片,举办了“百场科普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以视频形式发布了获得宁波材料所2023年度所长特别奖一等奖的两项科技成果。

1
学生代表发言

  分会场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5月17日上午,前湾园区迎来了科学中学的50多位同学。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虞锦洪研究员在以“海洋强国,科技强国”为题的科普报告中,介绍了CVD人造金刚石的生成原理、技术及用途。同学们还在实验室实地参观学习了CVD人造金刚石和3D打印技术,璀璨的人造金刚石和形状各异的3D打印器件大家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虞锦洪研究员作科普报告
1
参观CVD人造金刚石和3D打印技术

  17日下午,慈溪园区迎来了来自慈溪开发小学、慈溪碧海小学和慈溪胜山小学近80位同学。同学们参观了先进诊疗技术与材料实验室科普展厅,听取了副研究员凤晓华、徐梦佳带来的科普小知识,参与了“科学大爆炸”科普实验课堂,在实验室亲手制作了一颗药丸、体验了康复机械的运作流程,在分析测试中心给细胞拍了一套“艺术写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收获满满。

先进诊疗技术与材料实验室副研究员凤晓华带来的科普小知识
先进诊疗技术与材料实验室副研究员徐梦佳带来的科普小知识
1
互动体验现场

  “公众科学日”活动是宁波材料所推动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的品牌性、公益性科普活动,是中国科学院第20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之一。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14年,累计接待6000多名来访者现场参与,在众多科研人员和志愿者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受到了广泛关注与认可。(通讯员 高晓静)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1737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