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GDP站上两万亿元之后,又一个重磅消息传来。1月29日,2024年杭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
这是中国第十座,也是浙江第一座超大城市。
根据国务院对城市规模的划分,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已有10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余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东莞、武汉。
一个人选择一座城市,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当一个又一个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来到杭州时,无异于对杭州投出了信任票。这些年轻人,最终汇入了杭州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在我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的背景下,杭州如何保持高速增长?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又多了一种生动解答。
产业是根本
一个城市的规模等级,看的不是全市常住人口,也不是户籍人口,而是城区总人口。根据住建部《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杭州城区人口709万,城区暂住人口293.1万,城区总人口突破千万,晋升超大城市。
杭州城区人口增长,有几个重要分水岭。
第一个是2015年。在此前,杭州城区人口增长缓慢,从2006年271.81万,到2014年385.67万,8年只增长了约113万人。
到了2015年,杭州城区人口增长138万,正式升级为特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及产业发展是重要因素。”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说,当时富阳撤市设区,给杭州城区人口带来快速增长。
第二个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效应和亚运会筹办效应,让杭州人口迅猛增长。2020年,杭州城区人口810万;2021年,杭州城区人口993万……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杭州已经替代上海,成为十年间长三角人口增长最快城市。
人口总量每迈一道关,分水岭只体现了表象,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还是产业。
“特别是数字经济加速集聚发展,头部企业加速扩张,为高技能年轻人才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汤海孺说,过去10多年,正是杭州数字经济崛起时期,电商平台交易量和第三方支付能力全国第一,智能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更重要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型服务业,通过引入数字经济人才,再带动家庭人口流入,最后产生生活型服务业需求,又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浙江大学人口学数据与政策仿真研究基地主任米红教授说。
如作为杭州数字经济的主要承载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口显著增长,目前已有常住人口约90万,过去五年平均增长率约8%。其中,20至44岁人口占57.67%;人口年轻化、高知化、国际化特征明显,成为杭州城区人口的重要增长极。
转变发展方式
10年前,米红和团队曾做过一项调研,他们基于GDP、年末人口等数据,计算出杭州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分别在西湖和富阳,存在一定偏差。
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反映了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是杭州向超大城市晋升时,一直在破解的问题:通过统筹城市内涵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支撑未来人口可持续增长。
探索一直在进行。两年前的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后,杭州的空间格局优化调整并未止步。从“未来科技城+云城”被定位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到举全市之力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再到支持杭州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一个“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新型空间格局持续优化,让生产力布局与人口布局、空间布局更协调。
连番优化之后,对于人口增长持续性,专家持乐观态度。事实也是如此,2023年,杭州引入35岁以下大学生39.7万人,比上年增长9%,依然处于历年最好水平。
增长的不竭动力,来自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杭州坚定统筹城市内涵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在持续优化空间结构以匹配生产力布局,还在优化超大城市治理为各种职业的人员提供生活空间、生存机会。
前者如城西科创大走廊,依然处于发展初期,一旦成熟之后,会像杭州高新区那样,源源不断地吸引各路人才。
后者如杭州近年来诸多民生创新,蓝领公寓、小哥驿站、嵌入式幼儿园等,为高层次人才、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新经济、新业态群体,提供了留在杭州的理由。
“这是一种用乐业带动安居的‘杭州模式’。”汤海孺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杭州将创业、生活和休闲融为一体,和谐发展,形成了杭州特色的“和谐创业”模式。只要事关机会、宜人、幸福的方方面面,都是这座新晋超大城市打动人心的恒久力量。
“大国大城”别有使命
大国,需要大城。
当中心城市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人口分布加速呈现分化趋势:有减,在有数据可查的全国2700余个县(市、区),常住人口减少的有近1500个;更有增,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还在扩容,人口加速向头部和腰部城市流动。
“大国大城”,将会是今后区域与区域竞合的主要形式。早些年,当大城市病广受关注、众说纷纭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大国大城》一书中提出,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竞争力,并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如今,人口集聚所带来的正效应,已远超其所产生的负效应,这种力量就主导了人口流动方向。
正因如此,我国不少省份都推出了强省会战略。如成都、武汉入列超大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进一步提升了省会的人口集聚度。
相对于强省会虹吸周边,杭州算是一个特例。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11个城市全部实现正增长,说明作为浙江省会,杭州人口的高速增长并不是靠虹吸周边城市。”在米红看来,这几乎就是奇迹,在全国各省份都不多见,充分说明杭州对全国人口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随着杭州经济重要性和社会影响力在全国地位的上升,已经不能局限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汤海孺感觉到,从举办杭州亚运会,到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等,国家赋予杭州的重任在不断升级。在城市能级的提升中,杭州也享受到政策红利,补上了诸多发展短板,如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地铁里程狂飙突进,高等教育连续落子等。
杭州的自我定位也在不断升级。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再到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一个个对标世界级、国家级的城市目标,将让杭州进一步加速集聚人口,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实现更高效的城市运行、释放更深厚的民生福祉,为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超大城市该有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