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要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并强调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梯次培养,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生机活力。实现这一目标,讲好民营企业家故事,让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可谓正当其时。
为何要重视讲好民营企业家的故事?因为中国经济发展活力源于“民”、兴盛得于“民”、潜力在于“民”,因为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讲述一个个民企传奇、一部部草根奋斗史,不仅能激励老一辈民营企业家老骥伏枥再出发,也能激发新一代创业者奋勇向前谱新篇。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有丰富的故事资源等待挖掘。无论“高精尖”科技领域,还是百姓吃穿住行领域,民营企业家抓住时代机遇,走过初创的艰辛,走过无数的风险坎坷,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不断演绎着创富神话。创业传奇不只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近些年,面对复杂形势,一批年轻的浙商“冒出头来”,成为新的传奇。在浙江,这样的实例数不胜数,值得好好挖掘。
民营企业家的故事,是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对浙江而言,更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一方面,媒体应发挥主力军作用。“常青树”企业家鲁冠球、“饮料大王”宗庆后等人的奋斗故事,都曾出现在媒体上。每每在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媒体对民企发展创新的聚焦,引发社会讨论,给民营企业家带去莫大鼓舞。今天,民营经济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应更加主动为他们“摇旗呐喊”,把民营企业家的故事讲得更有厚度、温度和力度,向社会传递明确的导向。另一方面,还应鼓励民营企业家自己走上讲台现身说法,成为讲故事的主角。现在,针对年轻人和普通民众的各类宣讲非常多,形式十分活泼,不妨邀请有故事的民营企业家参与其中,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把奋斗故事生动呈现出来。此外,用小说、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展示民营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故事,也是一种容易打动人的方式。
讲故事,可以多角度、多维度。一个人的发展也好,一家企业的成长也罢,“有风有雨”是常态。民营企业家在时代大潮中书写的故事,有成功励志的,当然也有遭遇“滑铁卢”的。前者,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后者,也能给人以启迪与借鉴。让企业家讲讲失败的案例、曾经遭受的挫折、亲身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也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讲好民营企业家的故事,核心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不可否认,目前有一些企业家信心不足,不仅源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有部分来自“守成”意识的影响。政府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企业家也应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只有进一步弘扬“四千精神”,注重企业家队伍的梯次培养,拿稳新老传承的“交接棒”,才能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能。
民营企业家的奋斗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篇章。讲好民营企业家的故事,就是弘扬时代主旋律。讲好民营企业家的故事,有助于进一步擦亮浙江发展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