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全省科技小院代表热议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2023年05月23日 09:54:51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连日来,全省各地科技小院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的高潮。

  王友明(浙江大学教授,嘉善生猪科技小院负责人、首席专家):从事畜牧养殖技术研究三十余年,在肉猪健康养殖、绿色饲料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希望通过科技小院平台进一步熟化,并向全国推广,促进中国养猪技术进步和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在科技小院学习工作过的学生,成长速度快,学以致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企业主也特别满意。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出更好的工作机制。

  王志康(嘉善小麦科技小院总经理):创建单位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抓手,统一思想,抓好落实,高质量开展科技小院创建工作。小麦科技小院后续发展一要加强小麦新品种引进和培育,二要用现代创新的科学栽培技术手段,三要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爱农、学农,投身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的农业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陆鸿裕(浙江农林大学、嘉善稻米科技小院研究生):作为嘉善稻米科技小院的一名研究生,通过对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学习,我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我们农学学子的殷切期望,以及对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的肯定。嘉善是肩负使命、先行先试的战略要县,如今有了科技小院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我们农学研究生扎进农村,与当地的农民伯伯“打成一片”,零距离了解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我们的日常科研工作,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科技力量助力嘉善乡村的发展。

  王腾浩(海盐猪科技小院负责人):海盐猪科技小院以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基地,依托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以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持续以嘉兴黑猪等地方猪产业瓶颈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小院建设水平和质量,让更多畜牧相关专业研究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精准对接合作社、养殖大户,切实解决他们在养猪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打通生猪养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缪悦啸(桐乡杭白菊科技小院总经理):作为一名“农二代”,当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回信,感到无比激动和振奋。我将与科技小院的专家和学生们共同探索和创新,加快杭白菊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孙佳婕(秀洲大麦科技小院研究生):作为一名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自找苦吃”的精神,怀抱一颗热枕赤诚之心,锤炼自身本领,走进田间地头,做到躬行实践、力学笃行,把汗水和知识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将学校课堂和实验室的所学所得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前线,在“三农”事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贡献青春力量。

  毛梦盼(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研究生):通过在科技小院的实践,深刻认识到科技小院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为南麂岛大黄鱼养殖产业发展解决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实现协调推进,促进资源共享,助力共同受益,推动共同致富。

  余梦海(浙江海洋大学、龙游溪鱼科技小院研究生):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备受鞭策和鼓舞,更加坚定了对“农业大有可为”的信心。今后将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弯下腰去,踩在泥里,蹚在水中,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之江大地上,把技术应用在山川溪流中,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宋伟华(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专家):大黄鱼作为东海四大海产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与产业效应,上世纪七十年代因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曾一度濒临灭绝。通过大黄鱼科技小院的设立,野生大黄鱼资源正在修复与重建,海洋生态资源得到休养生息,相关产业的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在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王迎宾(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水产学院院长):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农业农村领域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水产专业的研究生,要瞄准产业和行业的需求,要立志服务大国渔业振兴,要做真科研、解决真问题,做敢想敢干的青年“海洋人”。

  滕元文(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吴兴梨科技小院首席科学家):科技小院是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农学研究生及科研工作者通过科技小院长期根植于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实践调研,发现农业生产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试验和示范,让科技在农村生根、发芽,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施星仁(湖州市吴兴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科技小院是一种全新的科研创新载体、人才培养模式,将科技工作直接放在田间地头,引导农业研究生深入生产一线,更接地气,更能见成效。自从企业与浙大团队合作成立吴兴梨科技小院以来,浙大滕教授多次带领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驻扎在小院,针对梨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零距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李庆姌(浙江农林大学、龙游莲子科技小院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强调,青年需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得有这种精神。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学校掌握的知识与乡村实践结合起来。龙游莲子科技小院正在帮助当地全力打造“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为一体的天池荷花富硒养生小镇“美丽产业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双丰收”。

  汪以真(江山生猪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总书记的回信纸短情长、充满力量,指引青年们走出“象牙塔”,踏进“黑土地”,把对农村懵懵懂懂的印象转化为真真切切的感受和扎扎实实的对策。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建设好江山生猪科技小院,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路则庆(江山生猪科技小院研究员):生逢其时,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也无比光明,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坚持多学多干,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书本走向田野,在“三农”事业上大展拳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史晓晴(中国农业大学、衢江生猪科技小院研究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和农科学子,要将所学专业与国家所需、人民所需、基层所需紧密结合,扎根基层一线,展现青春担当。自2022年衢江生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在专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小院致力于解决衢州市种养业绿色发展问题,助力实现衢州市农业双碳目标。

  郑颖(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衢州白及科技小院导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科技小院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学习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成效和经验,结合实际融会贯通,运用到白及科技小院,把浙农林大服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故事传播好。

  邢丙聪(浙江农林大学、衢州白及科技小院研究生):白及科技小院立足于乡村产业本身,是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培训“四位一体”,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我们要秉承总书记的回信精神,继续发挥科技小院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围绕白及良种繁育、生态高效栽培以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展一系列有益探索。

  曹锦萍(柯城柑橘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从回信中,我们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农学青年学子的关爱和殷切期盼,同时也为科技小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直面生产中的真需求,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好柯城柑橘科技小院,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编辑: 王航飞]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073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