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浙江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本报今起推出“科技一把手谈创新深化”栏目,充分反映各地科技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春第一会”要求,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不断把创新之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宁波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费小琛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宁波市将聚焦“三大一新”,塑造宁波创新新优势、新动能,建设高水平科技强市。
一是打造大空间,提升科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广度。在宁波的母亲河——甬江两岸,城市最好的地段,布局建设甬江科创区,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去年12月29日正式启动建设。甬江科创区聚焦“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的目标定位,打造“科创主平台、人才新高地、都市未来城”三大主体功能。在这个大空间里,已经拥有了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机构,我们将不断植入高能级的科研院所(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不断提高科创浓度,旨在形成国家高新区、高校院所、企业研发总部高度集聚的板块优势。通过规划图片,我们可以发现甬江科创区的形状就像一把火炬,预示着科创将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二是培育大主体,锻造区域创新平台的高度。我们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布局建设思路进行了调整,从“广撒网、多种树”向“集中力量打造高端平台”转变。在支持提升现有科研院所基础上,再聚力两个科创大平台:一个是甬江实验室,总投资260亿元,要建成全球新材料科创高地;另一个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总投资460亿元,要建成世界一流、理工科特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举措上两个特点:一是投入大,举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力办大事,两个科创平台的投入都是宁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二是机制活,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方向选择、人才评价、资金使用、待遇激励等充分授权,由科学家说了算。通过百亿级投入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科创平台的高原造峰,希望为宁波突破“卡脖子”、发展“高精尖”注入蓬勃动力。
三是瞄准新方向,挖掘未来产业发展的深度。我们将不断根据宁波产业基础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选择部分领域予以专项支持。近期我们选择了海洋材料、力学+、数字孪生等方向。我们将依托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浙大软件学院等单位,建设数字孪生研究院;依托宁波材料所,推动海洋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宁波大学,重点打造力学+学科。聚焦几个重点方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产出更多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争取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四是建设大梯队,培育科创主力军的厚度。企业是宁波创新的主力军,也是宁波的优势,目前全市91.4%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95%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我们将面向上万家规上企业、5300家高新技术企业、2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04家大优强培育企业、8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队,优化政策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工作体系,大力引导支持企业建设更强研发中心、开展更多研发活动、研制更好创新产品。总之,让企业发展更有活力、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