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网络平台上,一些商家打着“图文制作”“搞笑证件”等旗号,暗地里做假证制售的买卖,从身份证、结婚证到各类证书、公章,一应俱全都能办。此类新场景下的办假证乱象亟待惩治。
假证制售乱象由来已久,并不新鲜。过去在电线杆、过街天桥等处,常能看到“办证+手机号”的小广告。随着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现在此类传统的办假证方式越来越少,但网络上制售假证的商家仍很猖獗,而且比较隐蔽,监管难度大。这些商家的首页广告上充斥着“种类齐全”“保密发货”“在线沟通”等字眼,有的商家还会索要买家手机号、加微信等,进而在其他社交平台上“谈生意”。
办假证为何屡禁不绝?一方面是有“需求”,另一方面是相关法律普及不够。网络平台的假证制售产业链之所以顽固存在,在于买卖双方为各自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买家办假证往往是想以假乱真,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当前一些“老赖”、求职者、不法分子借助假证满足自己的非法需求。对卖家来说,办假证不仅违法成本低,而且有暴利可图。办一张假身份证或结婚证需要200元至300元,制作工艺越精致价格越高。对于其他如代开的死亡证明、出生证明等,也都是根据网上搜到的证明格式,照葫芦画瓢加私刻公章,从而以假乱真。
不仅办假证违法,使用假证也要承担相应责任。不少使用假证的人抱有侥幸心理,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涉嫌违法。对此,有必要加大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的普及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同时可选取更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案释法明理。
对于以假证实施犯罪的行为,必须予以严惩。不管是线下的假证制售窝点,还是利用假证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执法部门都应进行全链条打击、闭环式办案,线上线下齐发力,斩断“黑产业链”;电商平台要尽力完善流程,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违规内容的审核,落实好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相关部门要提升验证识别技术,加强证书、证明等的防伪能力,增加线上网络查询功能,让假证无处可用。我们还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丰富信用惩戒手段,让办假证、用假证者处处受限,进而提高违法成本,告别被假证“忽悠”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