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靠前发力 精准发力 协同发力 2023年金融工作这样干

2023年01月10日 09:25:42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迎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围绕经济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等目标,近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相继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下阶段金融工作的任务和方向。

  总体而言,金融工作仍需要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今年各项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后一段时间,稳健仍是我国货币政策主基调,统筹做好各项金融工作,首先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当前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到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来。

  郭树清认为,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消费能力。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根据央行年度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其中,总量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要准,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另外,价格上要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支持

  要着力保障重点领域信贷资金需求,在扩大需求、优化供给中发挥金融力量。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截至去年底,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23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速约25%,远高于其他国家,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大中型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和股市、债市融资方面的状况也逐渐趋于改善。2022年,我国企业公开发行上市(IPO)全球第一,筹资额占50%。

  郭树清表示,2023年要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一是货币政策将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二是在进一步做好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础上,加大对服务行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和保险保障力度。三是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金融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首先,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第二,加强资源勘探与储备、提高粮食产能,是为应对长期极端风险的未雨绸缪之举,这需要政策性金融和财政资金在支持重要能源、矿产、粮食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第三,引导资本市场成为支持前沿领域发展的主渠道,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包括:全面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根据不同创新企业的梯队分布,持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科创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应采取更多适配的融资模式,更多侧重“投小”(中小企业)、“投早”(初创企业)、“投绿”(绿色低碳项目)和“投硬”(硬核科技)。

  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和国际开放合作

  始终坚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解决金融领域深层次问题,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助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不竭动力。

  就金融改革而言,继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框架,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优化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要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强化资本补充,有序推进中小银行改革重组,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稳健性。

  郭树清表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任务包括着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改革完善金融机构治理,进一步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持续推动保险业信托业转型发展。

  在开放领域,做好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牵头工作,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好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举措,为外商外资入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郭树清说,将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金融业要坚持未雨绸缪、标本兼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优化宏观审慎压力测试机制,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以及持续推进金融立法,不断提升支付监管质效,扎实开展反洗钱监管,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

  郭树清指出,当前要采取以下重点措施来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前瞻性应对不良资产反弹风险,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当前亟待金融支持的薄弱环节。要以稳民生为落脚点,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长租房市场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精准施策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推动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鉴于当前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扩张、“工资—物价”螺旋效应等因素,当前全球通胀仍处高位。郭树清对此表示,我国消费物价涨幅连续10年维持在2%左右,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我们强化能源、食品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同时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为保持物价稳定营造了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他提醒,国际高通胀容易通过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向国内传导,要保持高度警惕。

  此外,接下来为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国内将强化外汇形势监测分析,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加强非现场能力建设,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通过推进专业化投资能力建设、科技化运营能力建设、市场化机构治理能力建设,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本报综合

[编辑: 王航飞]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073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