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做好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8月19日,杭州市萧山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浙江省科协科普部,寻求指导与帮助。
会上,萧山区科协代表从党建引领,组织、机制建设,队伍建设、专项行动,整合社会资源、各方力量,科技与科普“两翼齐飞”五个方面汇报了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情况。
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龙爱民表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是萧山科普工作归纳总结再出发的过程,萧山科普工作有能力做一些事,也可以做成一些事。
近年来,萧山区科普经费逐年增加,2020年为1353万元,人均科普经费6.71元;2021年为1743万元,人均达到8.48元。预计2022年突破2000万元,人均增至10元以上,有效确保科普和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的开展。区内各成员单位多元化投入科普专项活动经费,较好地激发了各部门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2022年区财政划拨创建专项经费100多万元、全力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据介绍,今年年初,萧山区科协指导区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杭州市第一家医共体科协。医共体由4家院区和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覆盖了萧山区55%的人口,该医共体科协还成为了杭州市首批三长带三会试点示范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萧山区科协还创新出台“基层科协工作四有机制”,即“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科普、时时有责任”,形成以区级科协为枢纽,镇街科协为重点,行政村(社区)科普领导小组为基础的科普工作网络体系。2021年,“四有”工作机制已被写入《杭州市“十四五”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推广。
龙爱民提出,科普工作任重道远,科普示范县创建立意要高,要寻求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对于萧山区这样的科普“尖子生”而言,崇尚价值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是破题之道。本报记者 蔡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