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藏在社区里的非遗传承科普学堂——郭公非遗学堂

2022年03月07日 18:09:16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蔡家豪

  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中小学生该往何处去?全省各级科协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一方面组织科技馆、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各类科普场所,科学谋划,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另一方面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主动走进校园送科普,在青少年心中自幼种下科学的种子。

  

  为了让更多的成年居民能够学习和传承瓯越非遗文化,温州市鹿城区松台街道郭公山社区在市、区科协及松台街道的重视与领导下,于2013年9月创办“郭公山社区科学体验中心(郭公非遗学堂)”。内设有非遗作品展示厅、瓯窑制作室、拉胚室、烤窑室、培训室等功能室,通过现场教学及与参与者的互动,帮助居民青少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还开设了瓯窑、米塑、瓯塑、剪纸、篆刻等课程,由16位专业老师每周三、六下午定期授课。

  非遗学堂的展示由瓯窑展示制作体验馆、米塑展示体验馆,石雕展示馆三块部分组成,集中展示了陈景炜、王锦荣、裘桂英三位“非遗”传承人手作的瓯窑、米塑和石雕等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形象生动而又实在的宝贵遗产。

  

  瓯窑课由陈景炜老师为学员讲课,他制作的瓯窑作品样式精美,形态不一。课程上陈老师耐心讲述瓯窑的历史及制作过程,教学生们如何将泥巴搓圆压扁,做成自己想象中的容器的形状;如何用垃胚的技术来制作杯子、小碗及花瓶。通过陈老师的授课,学员对瓯窑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懂得瓯窑制作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米塑制作课由有“米塑王”之称的王锦荣老师授课,王老师的米塑作品开创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结合,穾破尺幅限制,以表现民俗题材为主,他将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教学员搭配不同的颜色,用揉、捏、掐、刻、扮等手法进行造型,不论塑造人、建筑物、花烏虫鱼、龙凤走兽,都以几近乱真的精湛技艺赢得普遍欢迎和赞赏,通过他的授课,复苏了这门承载着温州乡土记忆的手艺。

  而剪纸作为一项最具中国特色的手工艺术,由辖区剪纸爱好者吴金贵师傅授课,吴师傅告诉学员只要认真细心,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就可以剪出姿态万千的人物、生机盎然的花草、栩栩如生的鸟兽、形态各异的几何图形。每一堂课由学员们亲自动手实践。

  同期开展的篆刻培训既要求学员具备扎实的毛笔字功底又需专注刻字技能,经过一节节课的积累,学员们的篆刻技艺日渐成熟。课程中,严文婕老师首先让学员接受重要的基本训练──摹印,接着运刀刻石,最后收拾印边。学员们认真细致,总能完成属于自己的篆刻小作,耐性和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瓯塑由“瓯塑传承人”青弘老师授课,青弘老师作为温州二中“瓯塑社团”的导师,热心加入郭公非遗学堂教师团队,努力推动和普及这门古老的技艺,进一步拓展其艺术性和实用性。学员在青弘老师的教授之下,亲身体验瓯塑的堆、塑、挑、刮、压等技法,从而不仅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魅力,更在创作中训练了绘画及雕塑技巧、双手的协调配合。

  (记者 蔡家豪)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073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