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正确认识这四个着力点

2021年10月11日 09:44:1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程燕林 代涛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评价的根本所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科技评价自身演化的大势所趋、国际科技评价发展的焦点所在,更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所需。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从“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4个方面发力,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与应用。如何正确认识这4个着力点的内在涵义是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关键。

  “评什么”:处理好形式与本质的关系

  科技成果具有不同的展现形式,论文、专利、奖项等都是衡量成果水平和价值的重要方面。论文是交流科学发现和创新思想的载体,专利是为保护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成果而赋予的法律权利,奖项是对科研活动产出水平和贡献的认可。尽管论文、专利、奖项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表征科技成果的水平,但单纯以“数数”或计算影响因子的方式来衡量科技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则是因果倒置,导致以表面的形式掩盖了背后的本质。随着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成果的价值日益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5个方面。科技成果的首要价值是增进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在发现新现象、揭示新原理、发展新方法、孕育新技术的同时,要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演进,提升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体现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产业,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为增加社会福祉、改善人民生命健康、优化生态环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大的贡献。文化价值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价值,是指科技成果应用后对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孕育新思想、产生新变革等形成的贡献和影响。科技成果评价要回归其价值本身,处理好成果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要将科技成果的价值作为评价的核心,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细化“五元价值”的评价标准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

  “谁来评”:共同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科技成果贯穿于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评价处于不同创新环节、具有不同特点和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涉及的主体也会有所不同。科技成果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科技成果的产生属于科研活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则属于经济活动,因此,对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价,需要共同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构建由政府、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构成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的供需、价格、竞争等调节机制,引导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并能够识别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既要“有限”,更要“有为”,通过简政放权,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充分的自主权,减少政府主导的评价,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的介入,支持建立行业标准,引导第三方评价和市场化评价的规范发展。

  “怎么评”:考虑方法的局限性与成果的复杂性

  随着科技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逐步交叉化,科技成果的价值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差异化,突显出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科技成果的评价方法,从早期以专家为主的同行评议,发展到后来以数据为主的定量评价以及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为科学、客观地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然而,这些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同行评议会带来人情关系、主观臆断等弊端,定量评价会带来重数量轻质量、打包拆分、甚至学术不端等问题。科技成果的复杂性、专业性、阶段性及其影响的时滞性和难以预测等特点,决定了科技成果评价仍然是世界性难题,需要在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摸索中不断完善。因此,一方面,要围绕科技成果的多元价值、多种形式,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特别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发展新的评价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科技活动产生的科技成果及成果的属性、形态、价值等,探索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分类评价机制。同时,要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评价,提升科技成果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合理确定不同科研人员对成果的实质贡献。

  “怎么用”:认识评价工具性与功能性的关系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管理的一种手段,具有工具属性,科技成果评价如何发挥指挥棒作用,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评价结果,以提升管理决策水平,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正确使用评价结果,是有效发挥评价导向、激励和决策支撑等功能的前提,是决定科技成果评价改革成败的关键。正确使用评价结果,既不能盲目扩大使用范围、滥用、错用,又不能将评价结果束之高阁,搁置不用。要发挥好评价的导向作用,从需求侧入手引导高质量成果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作风学风和科研生态;发挥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奖励真正有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激发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主动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发挥好评价的决策支撑作用,将科技评价结果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的重要依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落实《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蓝图”转化为“施工图”,还需要细化实化相关任务,压实各方主体责任,需要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等各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带动科技评价乃至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程燕林 代涛)

[编辑: 王航飞]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