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一毕业就远赴西藏参加西部计划,经历海拔4500米的高原反应,在祖国海拔最高的土地上服务基层……”在近期主讲的一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浙江工商大学教师刘艳别出心裁设计了“共读党史,共讲中国梦”的环节,用浙江工商大学大学毕业生李莹莹的故事打开课堂。
话音刚落,现场十多名学生举手发言。来自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刘宇畅第一个站起来,“我大一开始她就跟随老师做‘基层社会治理’方向的研究,当看到‘十四五’规划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时,顿时感觉个人的努力已经融入时代的洪流,个人的梦想已经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使命感油然而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西部计划”口号牢牢记在来自法学专业的夏嘉莹心底,与学姐李莹莹一样,她也想紧握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深入基层,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青春。
“像她这样的青年大学生还有很多,据统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8年来,已累计选派3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到中西部地区开展基层服务。”刘艳说。通过各个案例,她还特别设计了一个“三问中国梦——青年如何实现梦想”的互动,让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讲讲如何实现合二为一。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党史知识后,刘艳将重点放在启发式教育上,引导学生思考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为了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教学,她用洋务运动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明白“道路选择”的重要性。
当刘艳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时,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柳裕早已默默坐在教室的后排定神听课。他细细观察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课状况,并认真做起记录。
为了让听课不仅仅是“听课”,陈柳裕在逐个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除了对一线教师思政课教学中面临哪些具体问题“对症下药”,还留下了几名上课学生一起座谈,用党史教育进思政课案例评析会来开启一场头脑风暴。
“课程思政长期以来在教师层面探讨的比较多。这一次,就是希望让同学们一起参与进来,通过自己在浙商大的学习体会,结合自己的学科,来表达出对它的理解。”陈柳裕说,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要讲好、讲出信仰的味道,必须做足功课。他请学生说出心中喜爱的思政课形式,鼓励大家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林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