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以技术进步应对老龄化危机

2021年05月13日 14:10:49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韩和元

  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数据显示,年龄构成方面,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六普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却进一步加深。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远不是最坏的局面。到2022年时,该数值将急剧恶化。原因是从明年开始,我国将面临新一轮生育高峰期的人们步入老年。关于这个判断,还需从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生育高峰说起。

  建国后,我国人口出现过四个生育高峰,分别为:1949-1957年、1962-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有关数据显示: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即1949-1957年,全国人口净增1.05亿。其后由于陷入长达三年的经济困难期,该时期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第二个人口生育高峰即1962-1970年,该时期我国虽经历了严重的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人口却净增1.57亿。第三个人口生育高峰即1971—1980年间,人口净增1.35亿。第四个人口生育高峰即1981—1990年间,人口净增1.43亿。

  由此可见,七普数据所显示的,目前我国18.70%的老龄人口比,主要来自1949年建国前出生人口和1949-1957年间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但正如文章开头时所说的,到2022年时,随着第二个生育高峰期的婴儿们迈入老年,到时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将迅速恶化。

  事实上,国务院早前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报告说:2021年-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报告还提到:与此同时,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2030年降至17%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整个社会需抚养人口值为:25%(60岁以上老龄人口)+17%(0-14岁的未成年人)。但实际值应大于该数值,原因也简单,随着工业化乃至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的受教育年限在拉长,真正可投入到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应是18岁而不是14岁,也就是说社会需抚养比还需提高几个百分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每百人里,约55个劳动力需抚养约45个非劳动力(60岁以上老人和18岁以下孩子),或约1.2个劳动力人口需抚养约1个非劳动力人口。这就是即将到来的2022-2030年,我国所将面对的人口现实。

  当然,需予以说明的是,我国的人口问题虽然异常突出,但远没有某些人口学家渲染的那么严重。我们且以韩国为例,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4月14日公布的全球人口报告显示,2021年韩国女性人均生育数量仅为1.1名,在全球198个国家中垫底。这是韩国连续两年出生率全球垫底——2019年韩国以1.3(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也为1.3)的出生率排在第192位,2020年出生率跌到1.1,成倒数第一。

  但与此同时,韩国经济却表现抢眼。2014年,韩国GDP年度增长率为3.2%,同期德国的相应数值为2.21%,美国为2.53%。其后,韩国经济增长一直在3%附近徘徊。2017年时为3.16%,德国为1.27%,美国为2.37%。到2020年时,受疫情影响,韩国GDP增速录得负1%,但同期的德国为负4.9%,美国为负3.5%。更为重要的是,韩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着全球性的竞争优势。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就曾感慨道:“20世纪全球经济最大瓶颈是经过荷姆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的原油,21世纪则是台湾和韩国制造的半导体芯片。”

  为何会如此?原因也简单。根据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可知,一国经济的增长有赖于三要素: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确实通过劳动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这一影响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予以弥补。譬如,过去一条生产线需工100人,但科技进步使得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整条线可能只需工10人。至于需求侧,确实表现为买的人少了,但却可通过人均消费量的增长来予以解决。譬如美国,其总人口数尚不及中国的四分之一,但其消费量却与我国相当,甚至还略高。其关键点不在于人口总量,而在于人均消费量。

  当然,要想像韩国这样,一边深陷人口困境,一边经济还高歌猛进,得建立于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未来几年,中国需在科学技术这一要素上,实现重大进步。否则,仅仅是巨大的社会抚养成本,就足以让国家气喘吁吁。

[编辑: 江英华]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073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