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可持续性》杂志26日发表的一项分析报告显示,在2017年,全世界72%的人口面临自然资源缺乏的问题。该研究进一步凸显了国民经济受自然资源制约的脆弱性,同时警示了“资源安全”对消除贫困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超过地球生物的再生速度,环境恶化正在加速,如温室气体累积、海洋酸化和地下水消耗,其产生的后果是生态系统更新生物量的能力(即“生物能力”)正在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瓶颈。
然而,保持进步、消除贫困需要充足的自然资源,或者国家能以足够的资金从国外市场购买所需物品。如果两个条件都不满足,该国就可能陷入“生态贫困”陷阱——即一国自然资源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食物、纤维制品、建材和碳封存等要素。
“全球足迹网络”科学家马西斯·瓦克纳格尔及其同事,此次根据一国在1980年至2017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生态赤字”(即生物资源消费量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能再生的数量),将国家分为四类进行比较,以分析国民经济受资源约束的情况。
研究团队发现,1980年,世界上有57%的人口生活在生物资源不足、低于全球平均收入的国家,而全球“生态赤字”仅19%;相比之下,到了2017年,有72%的世界人口同时面临“生态赤字”和低于平均收入问题,而全球“生态赤字”上升到了73%。研究报告同时显示,2017年,面临“生态赤字”的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人均使用的生物资源分别是全球人均可用资源的3.7和1.3倍。
此前研究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贫困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这种恶化导致人类因无法再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存和发展资源而陷于贫困状态中,最终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衰减。
报告认为,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低估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鉴于此次分析结果,报告建议应制定重塑资源需求的战略,如提高自然产能和改变消费习惯,从而将国民福祉的优先级提高。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