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浙江农林大学碳汇专家捐赠科普读物《竹林碳觅》并作科普报告

引导公众学习碳汇知识、践行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家园
2021年04月21日 19:03:13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陈胜伟 郭碧伟

  4月21日,“我们低碳”论坛——竹林碳汇科普讲座暨2021年世界地球日《竹林碳觅》图书捐赠仪式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举行。国内知名森林碳汇研究专家、浙江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国模及其领衔的林业碳汇创新团队,向杭州低碳科技馆捐赠一批原创竹林碳汇科普图书《竹林碳觅》,并作科普报告,旨在更好的倡导大众了解碳汇知识、倡导低碳生活,迎接4月22日第52个世界地球日。

  周国模浙江省特级专家,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林业碳汇研究,相关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作为一名从事林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以往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他首先想到的都是用科学手段去研究如何主动应对,提出了竹林碳汇监测计量方法,增汇减排技术,也攻克了竹林碳汇进入碳减排市场的技术瓶颈,解决了竹林“如何固碳”“如何测碳”“如何增碳”“如何售碳”等科学与技术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六部学术专著、几百篇学术论文,连续十年应邀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提交竹林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报告,在竹林碳汇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及影响力排在全球首位。

图1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图

  “然而碳汇看不见、摸不着,而且相关专业知识又太深奥,科普难度大,大家知之甚少。而气候变化与地球每个角落、每个人都休戚相关,学者更有责任传播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周国模介绍说,森林植被能够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而竹子的固碳能力特别强,为更好宣传竹林碳汇知识,把专业知识转化成公众所喜闻乐见的科普知识,以多种方式向大家介绍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研团队积极调动和发挥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师生力量,策划和创作了“竹林碳觅”系列科普作品。此前,周国模团队已经出版了主要面向青少年的动漫视频和儿童绘本《我是吸碳王》、儿童文学《幽幽篁国的竹林碳语》等一批作品,网上观看数已经超过10万人次,累计受益学生近20万人次。

毛竹林的固碳能力与抵排效果

  当天周国模教授团队捐赠的科普图书《竹林碳觅》,是“竹林碳觅”系列科普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合各类群体读者阅读。来自杭州市春晖小学的几十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精彩的讲座,并率先得到了《竹林碳觅》等读物。《竹林碳觅》全书共分八章,分别取名碳来碳去,识竹问碳,吸碳之王,藏碳之道,寻碳之踪,增碳之术,竹君卖碳,碳明未来。全书以碳贯穿始终,因碳遁序探秘,采用科学、生动、简洁的语言,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循序渐近的方式生动讲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控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竹子家族全生命周期的神奇固碳特征,以及人们如何提升竹林固碳能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创美好未来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最后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竹林碳汇、践行低碳生活发出人人行动,共同呵护美丽地球家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深呼唤。

竹展开地板工艺流程与碳足迹图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演变成‘气候危机’,人类携手共同应对已刻不容缓。气候变化问题如同粮食和水一样,在地球每个角落、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需要大家形成共识、积极参与、共同行动,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竹林是我国南方一种极其重要而特殊的森林类型,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即具有优良的经济利用价值,又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在森林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普及和宣传竹林的碳汇功能及增汇减排知识,对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一直以来,碳汇相关概念、知识与技术比较抽象和专业,系统的书籍读本极度缺乏,限制了读者认知和教育普及效果。为此,我们基于近20年的竹林碳汇系统研究,联手文学家、艺术家创作了《竹林碳觅》科普读本。”

  “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生动有趣,有效实现了科学性、趣味性、启迪性的有机融合,通篇呈现了文学艺术与科学规律的复调美感。使竹与人、竹与碳、竹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可以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科学新知和生态人文启迪。广泛适合从事或关注林业与气候变化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相关政府部门和科技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和社会大众阅读。”周国模教授表示,希望通过与作家、艺术家合作,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竹林与碳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利用竹林资源来延缓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导更多百姓学习碳汇知识、践行低碳生活。

  据介绍,本次捐赠的《竹林碳觅》科普读物已作为《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碳计量与碳贸易》等线上线下课程的辅助教学书籍。专家团队希望,通过本次书籍捐赠,能引导更多平台市民关注学习环保知识和低碳知识,真正实现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学起,共同为缓解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通讯员 陈胜伟 郭碧伟 图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073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