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浙江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异常忙碌,一个春节下来,不少人疼得忍不住了,赶紧来医院找医生。
20多岁就痛风都是大吃大喝惹的祸
25岁的李先生看上去体型有些胖,血压偏高,却已经有5年发作性关节肿痛的病史。春节几天下来,李先生又感觉到疼痛,赶紧来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经医生仔细询问,发现李先生春节期间饮食没有控制,大吃大喝,导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同来就诊的26岁郝先生一年前有过关节肿痛,曾去骨科就诊后疼痛缓解。没想到,这次春节,体型偏胖的郝先生肆意吃喝,还喝了不少酒,大年初五,郝先生发现自己关节红肿疼痛,次日赶紧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被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这两位男士,年纪轻轻却都患上了痛风,其实他们有着很多共同点。
首先是肥胖,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痛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内脏脂肪与痛风的发生亦密切相关。
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导致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肥胖会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加,通过影响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加尿酸的合成。
其次,是饮酒。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诱发痛风的风险最大。
另外,高血压、高血糖、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等也是痛风的触发因素。
别大意“瘦”不代表不会痛风
57岁的陈女士也春节期间来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她不胖,却有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而且有5年多的痛风史。近一年来,陈女士都比较注意,痛风没有发作过。不过,春节前后,饮食一时没有控制住,阔别一年多的痛风又找上了门,左踝关节肿痛明显。
医生表示,痛风患者日常除了需要控制饮食之外,血尿酸的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患者痛风急性期过后就要评估尿酸水平及脏器受损情况(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等),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降尿酸的治疗。
对于痛风患者,除了规范治疗以外,还应该减少食用高嘌呤、高脂类食物,如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尽可能食用嘌呤含量较低的食物,如大米、小麦、淀粉、高粱,鸡蛋、猪血、鸭血等。
此外,痛风患者也应多吃蔬果类食物,因为大部分的蔬果都属于低嘌呤食物。同时,痛风患者要限制饮酒,因为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从而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同时酒精刺激肝脏也会产生尿酸。医生建议,痛风患者日常需多饮水,每日饮水应在2000毫升以上,这样可将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多运动,通过锻炼排出人体多余脂肪。
运动防痛风坚持4项原则
防治痛风,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宜剧烈活动:一般不主张痛风患者参加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体力劳动,例如打球、跳跃、跑步、爬山等。这些运动可使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高尿酸血症。
坚持合理运动方法:患者可选一些简单运动,如散步、匀速步行、打太极拳、跳健身操、骑车及游泳等,其中以步行、骑车及游泳最为适宜。
运动与饮食结合起来:单纯运动锻炼并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但与吃低嘌呤食物结合则会显著降低血尿酸浓度,起到预防痛风发作、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痛风发作时应停止体育锻炼,即使是轻微的关节炎症发作也宜暂时中止锻炼,直到恢复后再考虑重新开始锻炼。同时,患者要认识到痛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持续地进行治疗,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王婷 段松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