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部分海洋物种存在“种群崩溃”危机

受到多重压力 海面温度持续上升
2021年01月29日 10:01:3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梦然

  科技日报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8日发表的一项动物学研究指出,海洋部分物种面临“种群崩溃”危机——自1970年以来,全世界的海洋板鳃鱼(即知名的鲨、鳐、鲼、魟)数量减少了71%,这些海洋物种中有3/4以上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而同时发表的另一篇研究指出了海洋的“气候危机”:全球海表温度在过去1.2万年里一直在上升。

  海洋面临着多重压力,气候变化、海水温度上升、污染、过度捕捞和海水酸化等问题一直在影响海洋的健康。科学家目前认为,海洋物种灭绝风险应该主要来自过度捕捞,然而个别物种的减少向来很难测量,虽然之前记录过全球不同地区的海洋和海岸板鳃鱼种群的减少情况,但一直没有开展过全球性分析。

  此次,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团队估算了从1970年至2018年的18种海洋板鳃鱼物种的相对丰度,评估了全部31个海洋板鳃鱼物种的灭绝风险。他们发现,从1970年至2018年,全球海洋板鳃鱼丰度下降了71.1%。在这31个物种中,24个物种正濒临灭绝;3个鲨鱼物种(海洋白鳍鲨、路氏双髻鲨、无沟双髻鲨)的减少程度尤甚,现已被归类为极危物种——这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名录中受威胁程度最高的等级。

  研究人员将这些物种的减少归咎于捕捞压力,在这段时期捕捞压力增加为以前的18倍。研究团队指出,应立即采取行动防止“种群崩溃”,并特意呼吁各国政府实行捕捞限制,帮助推动物种恢复。

  在《自然》杂志同一天发表的气候报告中,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团队则指出了海洋的“气候危机”。报告称,全球年均海表温度在过去1.2万年里一直在上升。

  研究人员此次重新解读了两个最新的气候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方法来评估单个记录的季节性偏差,进而计算出年均海表温度。他们发现,1.2万年至6500年前的气候变暖是冰盖后退造成的,而近期的变暖则是由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造成的,当前的气温是过去1.2万年中的最高温,与约12.5万年前的末次间冰期的气温差不多。

  除了提出排放造成海表温度持续升高外,这项研究还填补了一项长期以来的空白,即之前用来重建全新世历史气候变化的气候模型和数据之间存在的差距。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