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纳米颗粒“自下而上”造出超硬金属 比自然生成金属硬四倍

2021年01月27日 10:26:1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冯卫东
由纳米颗粒制造的金硬币。图片来源:New Atlas网站

  科技日报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冯卫东) 据最新一期《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布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粉碎单个金属纳米团簇的方法,与传统的硬化技术完全不同,可使形成的金属的硬度比天然结构金属高出4倍。

  材料的硬度一般是指其在受力或压力下,抗刮擦或弯曲变形的性能。对于金属而言,其硬度通常取决于组成它的微小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金属越硬。

  研究人员指出,锤击和其他硬化方法都是改变颗粒结构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很难控制最终的颗粒尺寸。新方法则是“自下而上”:首先通过化学处理创建出纳米颗粒材料,然后在中等压力下将这些纳米颗粒融合在一起,由此制造的金属具有均匀的颗粒尺寸,可对其进行精确调整以增强性能。

  金属表面通常被称为“配体”的有机分子覆盖,会阻止金属颗粒牢固地结合。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去除这些配体,从而使金属纳米颗粒在压力烧结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融合在一起。

  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方法,用金、银和钯等不同金属的纳米颗粒制成了粗糙的“硬币”。经过测试,证明它们比天然结构要坚硬得多,金币的坚硬程度高达原来的4倍。研究人员还发现,利用该技术制成的新金属硬币,具有与标准金属几乎相同的导电性和光反射率,但是它们的光学性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另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使用新技术制成了金属玻璃。就像人们更熟悉的眼镜一样,这些材料具有无定形的晶体结构,使它们更容易成型,并且比常规金属更坚固。

  目前,研究人员已为该技术申请了专利,正在寻求将其商业化。由于化学处理相对容易,他们相信利用该技术的生产工艺在制造超硬涂层、电极或其他金属部件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