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少中小银行受疫情影响,难以靠高成本线下揽储,继而将目光转向线上,力求拓展揽储渠道。有媒体梳理发现,至少有95家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线上揽储,其中也不乏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身影。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线上“揽储”是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然而,由于有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营销不当行为,区域性银行偏离市场定位,监管考核指标不科学等问题,致使一些中小银行往往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增加了存款业务的不确定性,给客户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隐患。同时,线上交易对存款人审查不严,也易给洗钱犯罪留下可乘之机。
如何规范线上揽储有序运行?笔者认为,监管部门要对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设置硬杠杠,细化银行在线揽储的准入门槛及业务规模上限,尤其需要明确哪类银行不能做该类业务。比如,监管评级、经营情况、资本金及风险管理能力等都要明确。各银行机构也要加强对平台揽储业务风险评估,制定具体风险处置预案,防范合作业务风险,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也要压实自身责任。眼下,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引流获客推出加息券、新人红包、支付奖励金等活动,甚至将补贴收益提高到6%,使得平台销售的部分产品1个月年化收益率可达7%以上,这类不规范操作无疑将带来风险隐患。对此,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政策。当然,监管部门在坚守金融安全刚性执法基础上,也要照顾到中小银行揽储难等现实处境,适当给予柔性关怀,从而营造良好金融生态,激发金融创新活力,护航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