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浙江农林大学各专业都已经陆续放暑假,但是该校植物保护专业2018级两个班的59名学生却依然在学校里忙活着。暑假前,他们接到《昆虫学教学实习》课程的任务,从六月底开始,大家要用半个月时间,以组为单位,每组捕捉600只左右的昆虫并制作成标本。
在王吉锐老师的指导下,59名同学分别使用“海陆空”多种战术和武器,用尽“心机”,千方百计,只为抓到形态各异、体型完整的昆虫,制作出高质量标本,个别同学还在和昆虫的“战斗”中光荣负伤。
截止目前,植保专业的学生们战果累累:先后抓获各类昆虫数千只,已完成高质量标本数千份,在实验室里成立了超过120个科的昆虫军团。
特殊作业,捉昆虫做标本
“独角仙、锹甲、绿尾大蚕蛾都是我们组的招牌昆虫。”“捉昆虫可有意思了,以前看到这些虫子会觉得很害怕,现在都会觉得很兴奋,还想着去发现它可爱和美丽的一面。”“以前看到蚊子苍蝇都讨厌,现在在寝室里发现它们,可能会很兴奋,因为在我们眼里,它们都是可爱的标本。”在浙江农林大学15号学院楼3楼的实验室里,该校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们,在开心地制作昆虫标本。
今年暑假刚开始,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18级的59名学生,接到《昆虫学教学实习》实践课指导老师王吉锐布置的暑假作业:利用暑假开始的半个月时间进行课程的野外实习,要求以5—6人为一组,每组分别到野外捕捉600只昆虫,并按照规定制作成昆虫标本。为确保昆虫种类的丰富性和质量,昆虫要囊括涉及120个科。
“根据专业特点,我们今年还将专业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成立了‘绿色憧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目前我们在校园内进行病虫害调查,熟悉一系列相关流程并巩固专业知识,在实习结束后我们还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农场等地调查病虫害情况,采集一些病虫害数据为基础,为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能让团队成员更好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到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真实生长情况,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我们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大家都觉得十分有意义。”社会实践团领队竺浩杰说。
一开始,大部分学生既感到兴奋,也觉得压力特别大。虽然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也认识很多昆虫,但现在要大家去实地抓平时不会去碰的昆虫,数量还如此庞大,心里难免会有点慌张,而且有不少昆虫并不常见,并且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学校半封闭式管理,也给本次野外实习带来了不少挑战。更有部分女生,平时连个蚂蚱都害怕,现在却不得不去抓活的昆虫……
暑假开始后,学生们立刻分组前往校园及周边各个角落,只为能捕捉到自己需要的昆虫。由于很多昆虫的活跃期在清晨和晚间,且中午天气炎热,所以学生们大多选择清晨和傍晚外出捕虫,炎热的中午和雨天则在标本室里将抓到的昆虫制作成标本。不过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也有一些昆虫在大中午才出来活动,有的在雨天更容易捕捉,所以为了捕捉这些昆虫,他们不得不顶着烈日骄阳、冒着阴雨连绵,在校园各处捕捉昆虫。
战果辉煌,收获满满
一开始,大家抓的“战俘”都是常见的蜻蜓、金龟子、菜粉蝶等昆虫。在抓了几百只昆虫后,大家相互比起谁抓的虫子体型庞大、谁抓的虫子漂亮:威风凛凛的独角仙、20多厘米的竹节虫、华丽的凤蝶……各种漂亮的昆虫,都成了同学们的“战利品”。
想抓到满意的昆虫是要付出代价的,长时间在野外,难免会有蚊虫叮咬或是被植物刺茎划伤等。植保181的胡歆玥说,今年雨水多,再机上疫情防控需要,大家没有去天目山等地捕捉虫子,主要在学校周边,但是在捕捉虫子的过程中,被蜜蜂蛰被毒虫咬也不有不少,大家还在草虫里看见蛇的出没,所幸大家比较小心,没有被蛇攻击。
为了保护好自己,以防被有毒昆虫伤害,外出采集昆虫的学生,都穿上厚厚的长裤和长袖的衬衫,用上了捕虫网、毒瓶等各种“武器”。植保181陈豪琦说:“这次专业实习,采取分组的机制,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用捕虫网进行捕虫,有的拿着装有乙酸乙酯的毒瓶将虫子转移到毒瓶里,进行虫子的预处理;还有拿着三角纸,将抓到的鳞翅目昆虫放置在三角纸中,以防乱飞导致翅的破坏。”虽然有这些武器,但是为了能抓到漂亮的昆虫,不少学生不得不深入草丛田地等“敌占区”,甚至在和虫子“战斗”中光荣负伤。
“捕虫看似简单,但需要我们将书上的关于虫子栖息地等生物学习性知识与实际结合,非常考验我们对课本知识掌握和理解,例如习性影响出没点,形态特征帮助判断和分类。”陈豪琦介绍说,捉虫之后的标本制作也需要特殊的方法与技巧。大家从书上学习到不同的昆虫,针也要插在不同的位置,并对昆虫进行整姿,例如对于鳞翅目蝴蝶标本需要进行展翅,恢复它自然的美。
“在半个月的专业实习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感悟了把理论贯彻于实践的深刻道理,在捉虫实习中,方法和心态很重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巧妙的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植保182班倪爽说,“我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是本次实习的初衷,作为植保学子,我热爱专业,不仅仅是它的有趣,更是它藏在深处的知识奥秘,让我终身受益。”
实践成长,培养专业兴趣
这几天,在15号学院楼的标本室里,上千昆虫标本已经开始井然有序的陈列:菜粉蝶、蜻蜓、独角仙、金龟子、竹节虫、蟑螂、蚊子、苍蝇……完成昆虫捕捉以后,学生们根据不同昆虫所属的目、科、属、种,按照标本制作的要求,将昆虫进行分类制作、摆放,整个实验室里的昆虫显得特别有艺术感。
“捉完整的昆虫不容易,要做一份完美的昆虫标本更难。不过,经过半个月的实践,我们现在制作标本技术是愈发熟练了,而且有很多虫子平时是见不到的,在标本室里呆久了,我昆虫鉴定和分类的水平也直线上升,这些知识其他专业的同学可是很难学到的。”植物保护181班的钱可心说。
“我们在专业实习中不仅是通过实践提高了专业能力,直接观察到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掌握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分类和鉴定,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在和昆虫斗智斗勇,同行伙伴踩到泥坑的糗事。”钱可心说,实习加深了队友的感情,让大家更加团结更有动力,更能激发对专业的热爱。
对于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昆虫教学实习,指导老师王吉锐说:“前几年,我们指导学生捕捉并制作昆虫标本,主要是从数量上要求比较高;现在我们强调的是标本的质量和丰富性,如要确保昆虫标本的完整,不能缺翅断足,尽可能确保120个科的昆虫都要有,并且要制作成完整的标本并且对其分类鉴定,这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了。”
王吉锐表示,野外采集昆虫、制作标本其实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之一,学校希望通过学生动手抓昆虫,让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开辟新的学习环境,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病虫害,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收到了良好的反响,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讯员 陈胜伟 杨磊 记者 付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