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论坛新帖  -> 正文

当心金融App背后的那双“眼”

2020年07月10日 09:56:54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李庚南

  □李庚南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App恰如一株株奇花异草,愉悦、诱惑着我们,同时也肆无忌惮地窥视着我们的“钱袋”和隐私,金融App尤其如此。当我们安装上一款金融App,往往被强制要求提供种种匪夷所思的授权,否则就无法继续。金融App的任性泛滥正或明或暗侵蚀着老百姓的利益,也冲击着社会底线。

  而今,这种状况正在改变,监管对App的约束正在增强。继6月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73款移动金融App备案名单之后,近日又有48款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进入备案名单,被公示机构的类别涵盖了银行、保险、第三方支付、金融科技、消费金融等,公示时间为7月1日至14日。

  这似乎意味着金融App经“清洗”之后将步入快车道。但由此放松对金融App的警惕或为时过早。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往备受客户青睐的银行线下网点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金融科技大大拓宽了普惠的视野,加快了普惠的速度;而充斥于互联网的琳琅满目的金融App即是入口。特别是手机银行App的不断涌现和功能的不断增强,消费者借助金融App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还信用卡、ETC缴费、申请消费贷、转账等任务,一键到账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同时,恰恰因为大量如野草般繁衍的金融App的存在,滋生了诸多乱象。尤其是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依托金融科技,将触角向在校学生、刚就业青年、低收入及无正常收入群体延伸的时候,缺乏消费者保护意识,未能考虑受众的接纳能力、还款能力、自控能力,以至催生出以卡养卡、以贷养贷等不健康融资行为,客观上埋下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酿成了一些社会悲剧。同时,金融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仿冒钓鱼的现象大量存在,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十分突出,手机App“偷窥”、窃取用户隐私乱象屡禁不止。

  由于App虽有形但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像野草,有一块土地就可以产生,你甚至不知道它究竟叫什么,属于哪家!要清理金融App乱象,还须从源头开始。应加强部门联动,通过穿透式监管,从规范App注册登记入手,对其背后平台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延伸监管。

  为此,央行于2019年年底印发了《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加强移动金融App的安全管理力度,提出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四大红线”:一是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收集与其提供金融服务无关的个人金融信息。二是应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传输、签名认证等措施,防止个人金融信息在传输、存储、使用等过程被非法窃取、泄露或篡改。三是信息使用结束后应立即删除敏感信息,在客户端软件卸载后不得留存个人金融信息。四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与用户约定,不得泄露、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金融信息。与此同时,央行、互金协会等监管部门开始推进金融类App合规备案工作。

  必须明确的是,金融App合规备案仅是监管的开始。如何督促各类机构在开发App中落实“四大红线”,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监管还有很多事待做,还有很多短板待补。关键则是按照行为监管理念与模式,厘清各种金融App监管的边界。当然,对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保障,除了依靠严厉的监管外,也需要消费者在下载、使用各种金融App的时候睁大眼睛,保持应有的清醒和警惕。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