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长锋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不同产地的蟹,无论品相还是价格都相差巨大。优质的中华绒螯蟹经常遇到冒名顶替者,例如在利益驱动下,不少蟹商将外地螃蟹贩运至阳澄湖,被放到阳澄湖里浸泡一段时间,最后打捞上来谎称“阳澄湖大闸蟹”,这种假冒蟹也被称为“洗澡蟹”。
追溯高质量农产品的来源,对于食品安全和规范市场秩序都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大闸蟹真伪难辨的窘境,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产地溯源的有效技术手段。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外观鉴定和商标方法,从科学角度来讲并不准确,也不能有效保证广大消费者据此吃到真正的大闸蟹。
那么,有无破解之道呢?科学家把目光对准了一种金属同位素——锶(Sr),这是一种矿泉水中常见的金属元素。锶的同位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食品溯源指标。锶在自然界有4种稳定的同位素:88Sr、87Sr、86Sr和84Sr,其中87Sr是由87Rb(铅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放射性衰变形成。
经过长期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方教授课题组,通过采集4个湖区57个中华绒螯蟹及其生长水域的水样和饲料样品,对其进行了准确的Sr同位素分析。
结果显示,同一只中华绒螯蟹不同部位的Sr同位素组成一致,来自同一产地的中华绒螯蟹Sr同位素组成也是一致的,而不同产地的中华绒螯蟹则具有不同的Sr同位素组成。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华绒螯蟹的Sr同位素组成与产地的水源相似,不会受到外来饲料的影响,这表明饲料不是螃蟹中Sr的主要来源,螃蟹的Sr同位素组成完全由生长期所饮用的水源决定。
因此,Sr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追踪中华绒螯蟹地理起源的可靠工具。也就是说,通过标定一只螃蟹中的Sr同位素含量,就能准确鉴别出这只蟹是否为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