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高考的心理压力如何疏导? 余杭区科协请来心理专家做应急科普工作  

2020年04月14日 12:03: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张晔敏 叶扬

  4月13日起,余杭区各类学校分批分次、错时错峰有序开学。余杭科协为持续做好应急科普工作,积极承接上级资源,将优质科普资源和相关专家引入我区。当天下午,余杭区科协邀请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赵国秋走近余杭实验中学,为该校高三年级开展复课后面对即将迎来高考的心理压力疏导。

  赵国秋教授从疫情中接触到的实际案例出发,通过一些考生的临床反映,讲解考生应如何进行心理疏导。赵教授表示,学生几个月时间宅家上网课,不少人出现了焦虑、强迫等心理变化,也有执行力下降、生活作息混乱、过度依赖网络等现象出现,尤其是初三、高三学生,在疫情特殊时期,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时,心理问题更加普遍,适时的干预和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定的焦虑,并不是件坏事。”赵国秋认为,焦虑也是一种精神的张力,它可以维系学习的动力,适度的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但过度的焦虑肯定有害。将焦虑转化为学习动力,需要的是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就是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恐惧逃避上。

  如何治疗高考焦虑症,赵国秋认为应该关注四方面的调整:认知、饮食、睡眠、时间。

  认知调整——这段时间,家长、老师与孩子应该有一次深入、脚踏实地的讨论:如果正常发挥,孩子大概可以上哪些学校;如果发挥失常,是考虑调剂,还是复读;如果复读的话,去哪所学校等,“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谈超常发挥,这个概率小,且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

  饮食调整——疫情期间,不少学生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97%左右的学生是不缺营养的,不需要额外补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保护胃肠道功能,最不可取的方法就是每天换着花样大补。

  睡眠调整——赵国秋的建议是保证每天6至8小时的睡眠,其中的两小时差异,取决于考生个体的身体差异。

  时间调整——科学分配每天的时间,关键的、重要的事情用80%的时间来保证,次要的用20%的时间来保证,把不重要的事情放到剩余时间做。

  自疫情爆发以来,余杭区科协高度重视针对疫情防控的科普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发动全区镇街科协、学(协)会、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科协等组织和平台,利用科普宣传阵地、网络平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和防疫科普宣传,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和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复学。

  接下来,余杭区科协将会把科普宣传资源包赠送给全区中小学校,里面包含科普宣传折页和有关视频,希望通过科普引领,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用科学的方式调整心态,在特殊时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通讯员 张晔敏 本报记者 叶扬)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073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