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国贸改革再出发

2019年11月15日 11:00:00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

  “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发车。

  星宝伞业的主题伞引得前来采购的外商纷纷“点赞”。

  这里,每周都有三四列满载着“中国制造”的中欧班列驶出,直奔1.3万公里外的西班牙马德里等城市。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万名外商常驻,每年来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0万人次。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穿着各异的外国商人随处可见,让人仿佛来到了“联合国”。

  这里,就是被称作“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义乌。从一个人贫地瘠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市场交易额从1982年的0.3亿元到2018年的1358亿元,增长了4500多倍……新中国成立70年,义乌从“鸡毛换糖”起步,一路走富、走大、走强,拨浪鼓摇出了世界奇迹。

  是什么力量推动义乌创造了奇迹?正是改革,让义乌市场始终充满着活力。70年间,义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创新机制、改进制度设计、扩大体制机制优势,把“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进行有机结合,写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奇。

  昔日“鸡毛换糖”

  今日“全球市场”

  在义乌廿三里街道的拨浪鼓广场上,有一组“鸡毛换糖”的铜像,这是许多义乌人的记忆。

  “在我儿时起,最盼望听到的就是货郎担‘咚咚’的拨浪鼓声,他们肩上挑的如同一个百宝箱,用糖块、玩具等换取鸡毛鸭毛。”浙江金士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小民回忆说。

  义乌人骨子里就有经商意识和崇商、重商、善商的传统,然而,在特殊年代,从事商品经济是明令禁止的。1982年,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宣布开放小商品市场,此后又提出了“四个允许”,义乌人才敢光明正大地做起了生意。从此,义乌市(县)委、市(县)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兴商建市”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场发展之路。

  从第一代的湖清门市场、第二代的新马路市场、第三代的城中路市场,到第四代的篁园和宾王市场,以及目前的第五代国际商贸城市场,义乌市场已历经五代更迭,其间8次搬迁、10余次扩容。如今的市场,营业面积达640多万平方米,商位7.5万个,经营26个大类180万个单品。商品销往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常驻义乌的外商有1.5万多人,每年到市场采购的境外客商达50多万人次。自1991年起,不断升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连续27年蝉联中国专业市场冠军。

  2011年,国务院批准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8年多的时间里,义乌出口从当年仅占浙江省的1.2%,陡升到了2018年占全国的1.6%。2019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设立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升级版。根据方案,试验区将对标自贸区,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构建陆海联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最终向国际自由贸易港迈进。

  “如今,义乌第六代市场正在大步向我们走来。”义乌市委书记林毅曾透露,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设立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义乌将把打造第六代市场作为改革的重要抓手。

  “第六代市场的核心标志是新型进口市场,将线上线下数字化联动,全球化布局,是货通天下的国际枢纽和自由贸易。”据林毅介绍,第六代市场将推进市场+自贸区改革,建设“境内关外”新型保税市场。同时,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eWTP体系,加快布局全球贸易网络和价值网络。

  大胆先行先试

  打造“义乌效率”

  发轫于义乌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在成为在全国推广的新型贸易方式。2013年4月18日,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国家八部委批复《关于同意在义乌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函》,为义乌小商品量身定制的采购贸易方式正式落地,小商品终于有了自己专属的贸易方式。

  有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义乌市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出口商品,单票报关单货值从原先的5万美元放宽到了15万美元,义乌得以将更多优质的商品推荐给世界各地前来采购的客商。

  针对小商品贸易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拼箱组货出口和主体多元等特点,自义乌市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以来,义乌海关不断探索全新的监管模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化政策,实施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出口的小商品可以享受海关24小时全程电子通关、简化申报、智能卡口验放等便利化举措,为出口小商品通关提供了更多便利。

  无纸化通关,让金小民真正尝到了甜头:“无纸化改革之后即便是晚上12点装箱的货物,也只需通过网络进行申报,原来负责报关的员工现在可以节省出很多时间做其他事情,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从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到投资便利化改革再到贸易金融改革等,义乌已经营造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为全国提供经验,成为浙江省改革开放的一面新旗帜。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使义乌的各项改革更令人期待。如义乌不断深化的金融专项改革,关税保证保险就是其中一项全新尝试。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进口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通关时效,义乌海关率先启动试点关税保证,只需要薄薄一张保单和少部分保证金便可提取货物,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大大缓解。“交3750元,就能先提价值2700万元的货物,为海关这个关税保证保险新模式点赞。”浙江吉纳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雪峰表示。

  在浙江省金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改革2019年工作要点》中,可以看到金融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方案提出,义乌将以服务国贸改革试验区为导向来提升金融能级。具体主要从完善市场采购进出口贸易机制着手,在开展关税保证保险等新型税款担保机制、搭建数字贸易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和落实eWTP战略数字普惠金融合作上,活跃地方金融生态。

  融入“一带一路”

  跑出义乌加速度

  改革永不停息,开放联通世界。

  2014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时说,“义新欧”铁路计划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中方欢迎西方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共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这个要求后的52天,第一列“义新欧”班列就从义乌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场所鸣笛始发,踏上了“一带一路”的征程。

  目前,义乌已先后开通至中亚、西班牙、伊朗、阿富汗、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捷克、波兰等11个方向的国际班列,实现“义新欧”中欧班列常态化运邮,是全国运行线路最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欧班列。2018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共开行320列、发运25060个标箱,同比增长68.8%。

  丝路铺铁轨,驼铃换汽笛。义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不但让义乌全球化的网织得更密,还带动了“一带一路”系列海外站的建设,现已在沿线设立了1个海外分市场、5个物流分拨中心、8个海外仓,辐射34个国家。

  “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运行,为义乌商人带来了更多商机,星宝伞业董事长张吉英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雨伞是季节性产品,商品能够赶得上季节送到,采购商就敢进货去卖。以前走海运要60天,现在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16天就能够到达客户的手中,运输成本也只贵了1倍左右,大大提高了客户的返单率。”

  目前,“义新欧”是我国到达境外城市、运送货物品种最多的中欧班列,集聚了浙江、上海、广东、安徽、江苏等8省市货源,涵盖服装、文具、箱包、五金等近2000种商品。

  在大量“中国制造”向世界各地输出的同时,“义新欧”班列的开通也让沿线国家更多的优质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浙江盟德进出口有限公司如今就将“义新欧”班列作为物流首选,将西班牙优质的葡萄酒带给中国消费者。

  “我们有90%左右的货品是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进口的,5年来公司已通过‘义新欧’班列进口200多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浙江盟德进出口有限公司展厅经理张睿智告诉记者,“义新欧”开通后,运输商品的时间大大缩短,不仅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库存也得以大大减少,节省了10%的经营成本。

  此外,义乌还架起了“空中丝绸之路”,开通了至香港、台湾和曼谷、首尔等地的直航航线。自2011年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以来,义乌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低一半,2018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8亿件,约占全国总量的二十分之一。

  出口进口并驾齐驱

  致力实现“买卖全球”

  踩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鼓点,乘着创新发展的强劲东风,义乌孕育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市场外向度达到65%。在如今的义乌,不用走出国门,你就可以买到来自西班牙的红酒、韩国的化妆品、保加利亚的玫瑰精油……义乌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时,也加大了进口商品的引进力度,进口、转口贸易成了义乌新的增长极。

  金小民便是义乌国际货代领域较早一批的探索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打拼,公司打造了一个集国际物流、进出口代理、报关报检、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等为一体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平台,在巴西、巴拿马、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设有海外办事处。2018年进口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

  走进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的“开拓国际”店铺内,一排排各式各样、摆放整齐的五金工具映入眼帘。义乌市开拓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献法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与德国、捷克等地30余家企业都有合作,将他们为其贴牌生产的钳子、螺丝刀、内六角等优质产品,通过义乌便捷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卖向全世界。

  吴献法表示,这些国家都是有着百年工业基础的国家,生产的工具质量好、牢固耐用,可以用于发电厂等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设备维修,也可以用于高科技领域产品的制造。这些帮自己贴牌的工厂虽然也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但销售成本高。双方进行合作后,中国消费者可以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同等质量的商品。

  “未来5年,只要是有名的工业品制造国,我都会去谈贴牌的事宜。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全球制造,在全球销售。买全球,卖全球。”吴献法说。

  11月13日,位于义西市场的进口市场孵化区正式开业,以保税+展示交易、保税+跨境、保税+转口为基础,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其中国家馆有35个,真正实现货通全球、自由贸易。

  此外,以内陆新型保税港区为标志的进口、转口贸易平台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这对义乌巩固出口、扩大进口、推动贸易平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通关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再加上“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可以自由流传”等优惠政策,将为义乌企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龚献明

[编辑: 江英华]
(本文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 科技金融时报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1073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7000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