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妍天使”们回娘家
杭州日报记者柴悦颖通讯员徐尤佳文/摄
“哪里不舒服,或是遇到困难,都可以告诉我们。”每周四,市中医院的乳腺外科病房里,都会出现一群天使的身影,她们与患上乳腺癌的病友们拉着家常,分享康复经验。
“这是我们市中医院乳腺中心春妍俱乐部的固定志愿者活动,每周四,‘春妍天使’们都会入院‘查房’,微信群里的乳腺癌姐妹们已有300多人。”今年,恰逢春妍俱乐部成立十周年,田阿姨与160多位病友赶回“娘家”,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庆典。现场,最小的乳腺癌患者才刚大学毕业。
“不痛不痒,来得毫无征兆”
“躺在病床上时,我和大多数病友一样忿忿不平:为什么是我?!”今年62岁的田阿姨,2014年12月被确诊为二期乳腺癌。“左乳结节存在三四年了,我每隔半年就复查一次,发现乳头凹陷时,我知道情况不好了,医生告诉我,很可能是乳腺癌。”
手术切除左乳后,田阿姨又做了6次化疗,2015年一次住院,她遇到了春妍俱乐部的病友朱大姐。
“既然生了病,就要勇敢走出去。”在朱大姐和其他姐妹的鼓励下,田阿姨也加入了春妍俱乐部,在微信群和线下活动中现身说法。这十年来,春妍俱乐部每年新建一个微信群,吸纳市中医院的乳腺癌新病友,群里的姐妹来自五湖四海,群员总数也增加到了300多人。乳腺外科主任徐海滨和20多位医护人员也在群里24小时值守。
俱乐部每周举行一次线下活动,每周四,都有一批“春妍天使”走进乳腺外科病房,与新病友交流,分享康复经验,她们还会将“查房”的情况反馈给医护人员。
与田阿姨一起做志愿者的曹女士,是杭州一家医药公司的总裁,患上乳腺癌后加入春妍俱乐部。2011年,曹女士还特意拿出30万元设立乳腺癌关爱基金,定向资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乳腺癌患者,8年来已资助20多位姐妹。
在春妍俱乐部成立十周年的生日会上,曹女士的发言很动情,“我们这些姐妹就像家人,互相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今后不光要奔小康,还要奔健康!”
作为市中医院“520”党建主题活动的载体,春妍俱乐部创新形式、开拓渠道为医者与患者、患者与患者构建更好的平台,使之成为患者之家、温暖之家!
最小的乳腺癌患者刚毕业工作
“春妍俱乐部的姐妹们,被人称作‘春妍天使’,当初起名的意义,是希望她们能像春天一样活得美丽动人。”平时,接诊乳腺癌患者无数的徐海滨主任,几个月前,为春妍俱乐部里一位23岁的女孩做了乳腺癌手术。
“她是俱乐部里年纪最小的患者,大学毕业不久,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半年前,女孩摸到右乳有个肿块时,以为是乳腺增生。很快,肿块长到直径五六厘米,被确诊为恶性肿瘤,且无法做保乳手术。”得知病情,男友无情离去,女孩一度想不开,徐海滨主任和“春妍天使”们陪在她身边。女孩最终在全乳切除后,做了手术重建。
还有一位来自贵州的单亲妈妈,孩子刚被保送杭州一所重高,她就被确诊患癌,因为经济困难,得到了春妍俱乐部的关爱基金资助。
“治病只是开始,群里的姐妹就像家人,互相关爱。”田阿姨说,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手臂很难上举,也不能长时间下垂和提重物,医护人员和姐妹们都会细心宣教,“手臂要及早进行锻炼,平时走路可以将手插进口袋里。”
生得早、生二孩都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作为女性高发的肿瘤,乳腺癌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常见病和慢性病。每年,市中医院都会新确诊一两百位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发病率为40/10万,我国每年新增26万乳腺癌患者,50岁左右是发病高峰。”徐海滨主任说,春妍俱乐部里的病友,年纪最小的20岁出头,最大的90多岁。尽管群友们来来去去,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至95%,女性患者完全可以长期生存,像正常人一样回归家庭和社会。
如何预防和早发现乳腺癌?“40岁以后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发现结节别恐惧,也别过度干预。”徐海滨主任分析,那位早早患上乳腺癌的23岁女孩,并没有癌症家族史,病因可能与过度疲劳、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研究表明,晚婚晚育、超过35岁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较常人高2到4倍。徐海滨主任常建议女性,头胎尽可能早点生,多生育也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日常饮食应少吃红肉,尤其要慎用各类保健品。
“女性在40岁以后,最好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有乳腺癌病史、家族史、过度焦虑的人,可以每半年做一次筛查。”徐海滨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