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科普知识  -> 正文

45岁男子吃各种降压药效果都不佳 一次手术后却正常了

2019年10月08日 11:15:04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10月8日,也就是明天,是“全国高血压日”。众所周知,多数高血压患者是需要终身吃药控制的。但医生还想提醒大家,在吃药降压前,一定要先做检查,查查可能存在的其他原因。

  这几年,45岁的李先生(化名)一直很烦恼:“我爸也有高血压,为什么他吃药能控制,我却怎么也降不下来……”

  李先生三年前发现自己有高血压,为了控制血压,他吃了各种降压药,效果却都不好。直到前不久,他在杭州市红会医院做了支架手术,血压竟然立刻恢复了正常。

  都市快报记者陈彦汝通讯员张弛

  吃各种药效果都不佳

  一次手术后却好了

  男子患的是肾血管性高血压

  李先生有高血压遗传家族史,他的父亲有近三十年的高血压病史,平时吃吃药血压也能控制在正常值。因此,被查出来高血压的李先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高血压是遗传的,吃吃药就行。当医生建议他做一些检查时,他也不愿意。

  三年来,李先生虽然在吃药,还换了好几种降压药,但血压一直得不到好的控制,每每测量收缩压都超过200。

  前不久,李先生来到市红会医院心内科,想咨询下医生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天,接诊的是黄琪副主任医师。黄医生一听李先生这种情况,再三和他强调一定要检查一下。

  “有高血压遗传家族史的,不一定会有高血压,病因也不一定是遗传。你这样吃了药效果也不好的,很可能是肾血管性高血压……”黄医生把高血压可能的病因、危害一一告知患者。

  “你平时体检吗?查过肾功能吗?”得知李先生从未做过规范的体检,黄琪医生建议:“你可以先做一个肾动脉B超,这是最无创的检查之一。”

  李先生被黄医生的认真说服了,他做了一个肾动脉B超,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肾动脉狭窄。

  为了明确患者肾动脉狭窄的程度,为之后的手术治疗作准备,黄医生又为他做了一个肾动脉的增强CT。结果发现,他是双侧肾动脉狭窄,这种情况不但会引起血压高,还会引起肾功能不好、肾脏萎缩等。

  在得到患者同意后,黄医生为他进行了支架手术,在他双侧肾动脉植入支架。没想到,支架一放好,李先生的血压立刻就正常了。

  继发性高血压只要去除病因

  血压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没有原因的高血压患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但继发性高血压,因为能够找到病因,大多数去除了病因,血压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控制。”

  黄琪医生说,在高血压人群中,大部分是原发性的,继发性高血压群体占10%。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组成部分,占高血压人群的1%-5%,其中包括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李先生就是很典型的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也就是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血压高,一般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的血管狭窄、风湿系统的一些问题等等。而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往往靠吃药根本控制不了。

  “我们肾脏本身就是一团毛细血管,血液流过去,滤出废物。当出现肾动脉狭窄,血液供不进去,肾脏缺血,机体反应就是血压升高,用更大的压力把血压打入肾脏里去。因此,这种情况,即使是使用降血压药物,随着肾脏收缩,血压是降不下来的。”黄医生解释。

  像李先生这样需要进行支架手术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黄琪医生每年都能遇到十几二十例,他们往往都不重视体检,有些甚至来就诊时已经出现了单侧肾脏萎缩、肾功能不全。

  “以前医疗条件不如现在健全,患者在疾病早期不能得到正确的检查、治疗,是比较遗憾的。”黄医生和记者说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病例:80多岁的一位老奶奶,高血压病史长达40年,每天吃4颗降压药也丝毫不起作用。就诊时发现其双侧肾动脉硬化,加上长时间的高血压,还出现了心脏肥厚。术后也不能恢复正常血压,还需长期服用半颗药来降压。

  黄医生介绍,目前,在心内科有一套正规要求——所有的患者第一次发现血压高,如果程度不是很严重,第一步是改善生活习惯,若依旧血压偏高,则建议其吃药。通常在吃药前会建议患者做检查,排除继发性的因素,比如肾脏动脉血管B超、抽血查肾功能、肾脏B超等。

  “年轻时就要注意清淡饮食,一旦发现血压高,要听从医生建议,配合高血压相应的检查与治疗。”黄医生说,她还遇到过打呼噜导致身体缺氧,血压降不下来的患者。吃药效果不好的,一定要赶紧查一查有没有其他原因。

  病房里的尿毒症患者

  几乎都有肾性高血压

  关于肾性高血压,市红会医院风湿免疫肾病科郑红霞副主任医师说,在他们肾内科病房,肾性高血压患者很常见,甚至可以说,几乎病房里每个尿毒症患者都存在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是肾脏疾病的并发症之一。在中国,慢性肾炎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0.8%,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高确诊率等原因,这个数值也在不断升高,也就是说至少有1.2亿人群需要关注肾性高血压。”郑医生说。

  在记者采访时,病房里就有一位77岁的肾性高血压患者,肾

  病病史长达40多年,前不久住了院,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

  这位患者姓高(化名),早在40多年前的一次体检中,被发现小便有异常,诊断尿蛋白“+++”,当时接受了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他因为工作等其他原因,没有再规律随诊。

  大概是五年前,高大伯到医院复诊,当时血压正常,但发现肾功能有异常,血肌酐升高至140umol/L,尿蛋白升高(1.5g/24小时),但他当时也没有重视,一直不规则用药。

  直到2个月前,他因为下肢肿再次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压已经升高,尿蛋白24小时4.48g,血肌酐192u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为30.2ml/分钟(注:内生肌酐清除率可以判断肾功能有无损害及其程度,正常成人每分钟至少100ml。简单来说,如果正常人肾功能能打100分,这位患者只有30.2分了)。

  “血压升高和肾脏损伤是相互影响的,肾脏损伤,肾脏血液灌注不足,肾脏通过自我调节,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也会进一步造成肾脏损伤,从而恶性循环。”郑医生说,若这些患者接受正规治疗、规律随诊,吃药、治疗的依从性好,引起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进一步肾损伤的风险也可以降低。

  肾脏疾病多数无症状

  至少一年健康体检一次

  郑红霞医生还说,由于肾脏疾病的发生多数没有症状,因此有些患者来医院初诊时,会说自己以前一直都健康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也不知道自己患有好多年的慢性肾脏病。

  上个月,她接诊了一位42岁的女性患者。来就诊时患者面色黑黄,下肢浮肿,自述乏力、气急。

  “患者当时的面色和浮肿表现是典型的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郑医生说,当时一看到患者,多年的临床经验立刻反应,这可能是一位尿毒症患者。

  检查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她的推断:患者血压165/90mmHg,血肌酐高达610umol/L,血色素仅为70g/L,尿常规中蛋白“+++”,红细胞“++”。肾脏B超还发现,双肾缩小。这个病人可能需要立刻肾脏替代治疗,并且今后需要依赖透析存活。

  “双肾萎缩是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结果,提示患者患肾脏病很多年了。”郑医生遗憾地说,事实上如果肾脏疾病早期发现,经过正规治疗,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会到尿毒症这个程度。

  那肾性高血压如何预防?郑红霞医生提了几点建议:

  第一:健康体检至少一年一次,很重要,针对肾脏疾病,可以关注尿常规、生化(如肾功能、血糖等)指标,关注自身原发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

  第二:发现肾脏疾病,要去正规的专科肾病门诊治疗,并且积极配合医生,规范治疗。

  第三:不要随意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尤其是老年人,如西药感冒药、止痛药等可能引起肾损伤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出现拉肚子等容易导致身体脱水的情况,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最后,改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适当有氧运动,多喝水等也是最基础的要求。

[编辑: 李伟民]
(本文来源:都市快报)
  • 科技金融时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