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生长发育包含身体的方方面面,视力也是其一。他们的视觉形成和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新生儿只能模糊地看到眼前的人和物;6~8个月时视力仅有0.1;2岁时视觉最为敏感,特别喜欢颜色鲜艳(特别是红色)的物体,会有意识地看身边的移动物,如天上的飞机、鸟等;3岁时初步建立双眼视觉,视力约为0.6~0.8;6岁时大部分孩子视力才达到成人水平。在视觉发育中,出生后3个月、30个月、3岁是弱视发生的三个关键时间点,家长应格外注意监测孩子视力情况。
婴幼儿弱视对孩子今后的视力发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不仅会让孩子发生注视困难、阅读跳行等视觉障碍,还有可能影响将来的职业选择,更有甚者会导致失明。美国眼科学会2017版弱视诊断与治疗临床指南”指出,弱视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其中,幼年的形觉剥夺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引起弱视,对视觉发育影响较大。
0~3个月。如果家长在这一时期发现孩子“瞳孔发白”,需要引起警惕。“瞳孔发白”是屈光间质混浊而导致的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典型表现,会让视发育刚刚起步的婴儿视力水平更低。对于威胁视力的单眼白内障新生儿,如果在2个月内摘除白内障并进行光学矫正,绝大多数患儿可正常生活和学习。孩子出生后3个月就能够稳稳地抬头了,眼睛也能和父母对视交流。如果这时家长发现婴儿两眼无神不能对视,也应及时就医。
3个月~30个月。此时孩子视觉进入敏感期,喜欢寻找跳动且颜色鲜艳的物体,弱视等于剥夺了他们探索世界的自由。这个时间段发生的形觉剥夺仍然会导致视力低下、视力发育受限或停滞。
3岁左右。3岁的孩子开始上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用眼时间增多,发生弱视的风险进入第一个小高峰。但同时,这时候的孩子不像小婴儿不听指挥,他们能更好地配合各项眼科检查,让医生和家长了解其视觉发育情况。所以,3岁是发现弱视、早期预防近视的一个重要时间点。
通常,弱视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弱视、斜视、儿童白内障或儿童青光眼的家族史,葡萄膜炎,上睑下垂,妊娠未满30周出生的婴儿,婴儿出生体重不足1500克,脑瘫,唐氏综合征等。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自查孩子视力发育情况,如果发现他有抓物不准确、厌恶被遮住一只眼、“瞳孔发白”、经常“对眼”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眼科检查。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 邹燕红 主治医师 崔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