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显微镜的功效并不为过。走进宁波华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只见技术工人在厚度不到1毫米的镜片上轻轻涂上薄薄的胶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镜片均匀地粘到加工夹具上。总经理孔燕波说,胶水沾少了,加工中发热容易脱落;沾多了,因为胶水的应力变形,影响成像质量,“产品越精密,越需要工匠精神,产品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出入”。
28年来, “华光”专注于光学仪器的研发和生产,以做专做精产品赢得客户,跻身中国光学行业强企之列。作为主打产品的教学显微镜,出口到以精度要求高著称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孔燕波说,1991年前,企业曾经生产照相机、放大机等产品,后来由于销路不畅停产了,但光学加工是企业生产的优势。当时,在咨询相关专家时得到一条重要信息,国际市场流行的小型立体教学显微镜,国内也正在开发生产。公司决定开发新产品,虽然转型困难很大,但企业全力以赴,迎难而上。
不久,样品试制出来了,但卖给谁呢?孔燕波手提样品,到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的外贸公司去推销。几经努力,企业有了小批量订单。
1994年,“华光”接到一笔价值500万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订单,孔燕波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产品得到了大客户的认可,担心的是企业面临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考验,而且产品要一次性交付,生产和仓储场地不足。
为此,孔燕波连夜召集人员研讨,从资金筹集到原材料采购,各车间签订责任状、倒排时间表,集中攻关。3个月后,订单产品提前完成,还一次性通过了客户验收。此后,“华光”显微镜大踏步进入国际市场,同时推动了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产品品种越来越多,精度越来越高。
用过显微镜的人都知道,使用时两只眼睛所看到的图像要基本一致。根据国家标准,左右双像差距允许有0.02毫米误差,上下则是0.01毫米。而“华光”出口欧洲的产品,标准提高一倍,即双像差距左右控制在0.01毫米内,上下控制在0.005毫米内。
立业难,守业更难。孔燕波说,办企业时刻要有危机意识。2000年起,她积极“充电”,管理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改变。
显微镜是小众市场,这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利润越来越低。于是,“华光”在积极改进工艺技术、为客户量身定做差异化产品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孔燕波高中毕业后进入企业当冲床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深知车间管理的重要性。今年起,企业对每个车间的生产成本细化考核,“以前,车间原辅料浪费现象经常发生,现在每个车间精打细算,能省则省。车间主任要多拿奖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
生产管理持续改进,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孔燕波表示,“华光”的市场份额是从德国、日本的同行中“瓜分”来的,更需要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
张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