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钱江奔涌向大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开放篇
2017年10月12日 17:52: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李杲 谢晔 陈佳莹 周松华 陈醉 李华

CshKGFnaYyuAK25qAAde6zv6ZWs911.jpg

2006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宁波北仑调研宁波舟山港对外开放情况。 浙江在线记者 周咏南 摄

  文脉结缘 民心互通

  充分发挥浙江深厚的人文优势,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推动浙江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推进缔结国际友好地区、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动。

  ——习近平

  “西湖十景,或近观、或远眺,引人无限遐思、流连忘返。连通这些美景的是一座座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的桥……”2016年9月4日,西子湖畔,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欢迎晚宴上如是致辞。一湖一桥,历史人文,勾连起中国与世界。

  夜空如洗,西子静好。一台美轮美奂的晚会随后在湖面上演。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似水流年浓缩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之中,《最忆是杭州》倾倒全球来宾。养在深闺,一朝惊艳,杭州以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国际上奏响了中国文化的“江南丝竹”。

  “把浙江推向世界,把中国的文化展现给世界各国”这一开放发展的宏大命题,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开放发展新格局的科学判断,以及对浙江人文省情的切实把握。2005年,习近平主持召开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会议指出,“浙江文化建设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的不相适应”,由此提出的文化传播工程,列入了当年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会议最终作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描绘出浙江文化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

  在那次大会上,习近平首次完整阐述了文化开放理念,他指出:“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浙江深厚的人文优势、地处东南沿海的地缘优势、拥有大批浙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人缘优势,以及浙江人善于闯天下的优势,加强浙江与兄弟省区市、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推动浙江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推进缔结国际友好地区、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动。”

  “浙江文化周”今天已然成为浙派文化“走出去”的金字招牌,“这是习书记亲自‘挂’出去的。” 时任省文化厅外事处处长李莎回忆。

  2004年11月,习近平出访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签署了建立两省友好交流关系的协议书。第二年的10月17日,根据习近平的指示,浙江派出浙江“文化团”出访阿尔卑斯滨海省,开展“感受浙江——法国·中国浙江文化周”,那一天,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蔚蓝色海岸亮起了“中国红”。

  李莎回忆说,当时“天上人间”中国丝绸文化展、“水乡烂漫”浙江农渔民画展以及长兴百叶龙等浙江非遗展示一齐亮相,惊艳法国。这样的文化走出去形式让中法两国的文化充分交流融合。她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双方商讨农渔民画展览主题时,法方从西方审美习惯出发,给展览取名为“这一天,水是有颜色的”,这一改动更便于外国人理解画中的渔民和水,这是文化融合最生动的案例,从此,中国浙江和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的文化交流持续至今。

  这是“浙江文化周”的源起。根据习近平对此次活动“应总结推广,今后继续有计划开展”的指示,至今已在全世界18个国家举办了21次“浙江文化周(节)”,成为浙江文化走出去的品牌活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国家的地方领导人在对外会见或出访中,不光是重视会谈交流、经贸活动,同时也注重用文化的方式影响外国友人,加深了解,增进合作。我认为这是习书记在对外交流中的过人之处!”时任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说,“习书记的文化开放思想提升了浙江自我认识的高度,比如,如何为浙江发展,甚至国家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空间。尽管我们是一个省,也要担负中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重任。”

  根植于习近平当年精心布局,浙江对外文化交流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我省文化产业成为服务业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2016年上半年,我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出口首次在服务贸易出口中占比过半,与前一年同比增长逾166%。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走出去”的基础是保护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5年12月16日,桨声灯影,曲水流觞,全球互联网巨子群贤毕至,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这座枕水而眠的千年古镇惊艳世界,大会决定将这里定为永久举办地。

  会场传来一个乌镇人民熟悉的声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现场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脱离讲稿,亲切地回忆起在浙江工作的难忘岁月:“我曾经在浙江工作多年,多次来过乌镇,我很喜欢这个地方。也就是乌镇第二期改造的时候,我在这里帮助他们策划,支持他们古建保护、旅游开发。今天再次来到这里,感到亲切熟悉,感到耳目一新,毕竟我多年没有来了,感觉对这里还是刮目相看了。”

  如叙家常般的话语勾起了乌镇人民无限深情的回忆。从原来落后封闭、不通公路的冷乡僻壤,打磨成一枚光彩照人的水乡明珠,凝聚着习近平的心血汗水。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在浙江工作的6年中,习近平五赴乌镇调研指导。乌镇干部群众最难忘怀的是2005年8月3日。时任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向宏忆及往事犹在眼前。

  那一天,骄阳似火,习近平来到乌镇古镇二期保护工程现场。“习书记一来就跟我说,到工地去,到现场去看。我们陪着他走了将近3个小时,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个领导可以问得这么细的。”陈向宏回忆说,“当我们走到枕水酒店时,那时候客房的楼梯还只是水泥刚浇好,栏杆都还没装上,我就劝习书记不要上去看了,但习书记还是坚持要上去,上去后就问,床放在哪里,客房你准备卖多少一间……”

  “我们看完工地,回到一座老房子,我看习书记的衣服已经湿透,整个贴在前胸和后背。”陈向宏深情回忆,“习书记顾不上休息,当场提了3点要求,第一要尊重乌镇的历史遗存,要修旧如旧;第二,要把环境尤其是水环境搞好;第三,要做好传统文化创新的文章,给古镇植入现代的、年轻人喜欢的文化。”

  “我当即表态,原来乌镇留下来的东西,我们不会轻易去抹掉,哪怕是一堵墙,一个梁架,我们能保留的,都会保留下来,精心修复。习书记听了表示赞赏,临走时,还握着我的手说:‘好好干!’”一句“好好干”让陈向宏鼓舞至今。

  在陈向宏看来,当年习近平给乌镇发展定下了两大基调。其一是在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利用。其二是乌镇不再是一个静态的、“过去的”乌镇,而是中国的乌镇,世界的乌镇。“我们沿着习书记的思路不断努力才有了今天璀璨夺目的乌镇。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对今天的乌镇‘耳目一新’‘刮目相看’,我听了无比感动!”

  时任桐乡市委书记陈越强对习近平那次调研指导同样刻骨铭心。

  “那天习书记戴着草帽、冒着酷暑,整整一上午,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资金来源等情况,汗水浸透了衣背,”陈越强回忆说,“这个情景被一个记者拍了下来,这张照片我常常拿出来翻看,每次看都觉得就在眼前,感到鼓舞和振奋。”当时,乌镇西栅保护开发遇资金困境,习近平亲自过问予以解决。“临走时,习书记鼓励我们‘要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理念不动摇,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陈越强回忆道。

  乌镇人民没有辜负习近平的厚望,始终沿着他谋划的思路保护文化、挖掘文化、恢复文化、创新文化。先后获评国家5A级景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13年,投资4亿元的乌镇大剧院正式竣工,成为乌镇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以此为依托,连续举办四届乌镇国际戏剧节,共演出国内外剧目42部,吸引国内外观众75万人次,演绎了一个千年古镇以传统文化复兴“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范例。

  “乌镇能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并非偶然。”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说,世界互联网大会在选址时列出了3个条件:一是互联网经济比较发达,二是像达沃斯那样可以被赋予互联网魅力的小镇,三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乌镇在三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与其说世界互联网大会选择了乌镇,不如说是选择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成为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中国传统社会融合发展的一种象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推动了网络创客、网上医院、智慧旅游这些新的业态快速发展,让这个粉墙黛瓦的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魅力。乌镇的网络化、智慧化,是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也生动体现了全球互联网共享发展的理念。”此时,中华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唤醒这座千年古镇的鲜活灵魂。抚今追昔,怎能不让人由衷感叹习近平当年殷切叮咛保护古镇的远见卓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邦之兴,由得人”。注重民心相通,引资与引智并重,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就一以贯之的开放发展理念之一。2003年12月,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继文化“走出去”后,一场教育“引进来”的大戏拉开大幕。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

  2004年3月13日,在习近平推动下,浙江与北京大学在京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在签约仪式上,习近平表示,浙江与北大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后,省委、省政府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支持省校之间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面向全球招引人才、合作办学在浙江蓬勃开展。

  在宁波,我国第一所引进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大学应运而生,该校由宁波市政府主办,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联办。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徐亚芬仍记忆犹新,2003年1月5日,习近平到万里学院考察,她向习近平大胆汇报酝酿已久的想法:引进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大学。

  “中国宣布加入世贸组织那天,我一夜未眠,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有全球视野的人去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而中国教育何去何从?我认为,这倒逼着中国的教育也要全球化。”徐亚芬回忆说,当时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要突破思想和体制上的诸多环节,谈何容易?她没有底气把握,可她没想到,“习书记听后,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这给了我无比的信心!”

  在此之后,习近平三访万里学院,每次必问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筹建情况。2006年2月23日,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落成,习近平在落成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创建和成立,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先河,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

  2006年5月21日,习近平出席了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协议书签订仪式,为又一所我省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助推加力。

  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今天已桃李芬芳,缓解了我省高校资源紧缺的短板,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仅宁波诺丁汉大学已向社会输送十届本科毕业生,超过六成学生赴国外院校读研,其中不乏进入世界排名前十强的顶尖大学深造。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