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网  ->  要闻  -> 正文

凝魂聚气铸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文化篇
2017年10月12日 17:38: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周少华 秦军 王婷 李文芳 陆遥 严粒粒

CshKFlndMOGAIncWAAMocTCu-rw886.jpg

2005年8月3日,习近平在乌镇调研古镇保护工作。 浙江在线通讯员 摄

  文化惠民

  ——满足群众文化生活

  努力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习近平

  文化乐园滋润城市乡村

  2005年5月15日,西子湖畔,玉皇山麓。习近平揿下浙江美术馆开工按钮。投资4.2亿元的美术馆拉开了建设大幕。

  建一个浙江人的美术馆,曾是几代人的梦想。如今,站在杭州南山路上,一眼就能望见那座波浪形的建筑,依山向湖,错落有致。简洁、淡雅、古朴的建筑犹如“生长”在西湖边的一幅江南水墨画。

  这座至今让人流连忘返的文化地标,就是在习近平的亲切关怀、直接推动下规划建设的。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2003年1月31日,大年三十,习书记来考察时,天上还下着小雨,他打着伞,冒着寒风冷雨,带着一行人来考察选址。”14年后,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依然还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

  习近平那天在南山路考察完后,马上就开会研究。

  因西湖边用地极其紧张,许多人建议将美术馆建在钱江新城。最终,习近平一锤定音:“这个美术馆就建在西湖边。”

  在谈到浙江美术馆的建筑风格时,习近平指着身穿对襟中式上衣的许江说,既然建在西湖边,就应该是中国的样式,就像许江穿的衣服,应该一看就是中国的。

  2009年,浙江美术馆正式开馆。如今,该馆已跻身全国重点美术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约50个、公共教育活动近300场次,成为美术创作展示交流的重大平台、重要窗口,大大丰富涵养了浙江人民的精神生活。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2亿元、总建筑面积36万余平方米的西湖文化广场,占地10余万平方米、标志着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江时代”迈进的杭州大剧院,与浙江美术馆一起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的文化地标。

  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人类传统文化的收藏之所,习近平对博物馆情有独钟。他重视博物馆的保护修缮、重视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让文物蕴含的价值融入人们生活,给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2005年5月,习近平考察西湖博物馆建设情况。在临时搭建起的简陋工棚内,习近平讲了一番话,让张建庭至今难忘,“习书记说,建筑是‘丫环’,西湖是‘主人’,西湖博物馆的建筑形式要符合西湖特色,要进一步坚持‘浓抹自然、淡妆建筑’的理念。”

  习近平的话风趣、生动却又意味深长,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在他的关怀下,西湖博物馆成为挖掘、传承杭州城市文化和西湖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成为服务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学习场所。

  中国水利博物馆也是如此。2005年4月,习近平考察位于萧山的中国水利博物馆建设工程现场。时任水利博物馆筹委会负责人的张志荣回忆说:“习书记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告诉我们,博物馆的布展方式要有革命性的变化,不能仅是陈列展品和图片宣传,更要创新理念,综合应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寓展览、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以增长知识,受到教益。”

  如今,置身于水晶塔内的中国水利博物馆时,可以感受到大量沉浸式的场景,许多文物,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栩栩如生地“活”了起来。

  “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省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2005年,浙江文化投入总额超过14亿元,与“九五”期间5年文化投入总量基本持平。从2006年到2010年,“十一五”期末,全省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逐步建起一个覆盖浙江区域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丰富群众生活

  没有文化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非常关心群众文化生活。

  2005年5月17日一早,绍兴杨汛桥镇文化中心刚开门不久,习近平就来到这里,在这个全省首家农村文化综合体内,和老百姓拉起了家常。

  “最近在读什么书?”“最喜欢看什么电影?”“在文化生活方面,还有些什么需求?”

  村民们见习书记来了,很快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句地畅谈亲身感受。

  “有了文化中心,闲的时候我们不愁没地方去了”,“生活在这里感觉很幸福”……习近平听了,脸上满是笑意。时任杨汛桥镇党委书记赵建国记得,“习书记肯定了文化中心的工作,也提醒我们,文化服务要跟上村民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次调研之后,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成为习近平常常牵挂的一件大事。

  2005年6月1日,习近平在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说:“目前,我省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多数文化活动场所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不少农村文化阵地存在缺设施、缺经费、缺人才、缺内容的情况,一些偏远农村至今无法收听广播电视节目,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不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

  普遍的问题尤其需要治本之策。在习近平关心下,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成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年11月,浙江省演出公司负责人陆湘汉受命组建“浙江钱江浪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钱江浪花艺术团)”,免费为基层群众送演出。

  艺术团首创的“钱江浪花”文化大篷车,能像“变形金刚”一样迅速变成一个绚丽的大舞台,文化下乡一下变得非常方便,“钱江浪花艺术团”受到基层热烈欢迎,各地农村不断发出邀请。

  习近平对“钱江浪花艺术团”的创新和坚持给予了批示表扬。

  回忆起当时的批示,陆湘汉仍然很激动。“那是2006年8月,习书记肯定了我们的创新演出。他批示中提到,‘钱江浪花艺术团文化直通车,搭建了文化服务基层的平台,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贴近基层,富有实效;希望认真总结,不断完善,持之以恒,积极推广,把更多的精彩节目送到基层乡村,进一步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花引来百花开。一时间,“钱江浪花艺术团”成为文化下乡的标杆。嵊州越剧大巴、衢州文艺大篷车、平阳流动剧场、景宁文艺直通车、庆元文化大篷车等,常年穿梭于基层,为群众送去喜欢的节目。

  流动大篷车一时成为浙江大地上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努力使农村的文化环境有较大改善。”按照习近平的指示,全省各地加大了探索,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的自主权和主体性,不断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让文化的种子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沿着这条惠民之路,浙江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2013年,浙江开始打造乡村“精神文化地标”——农村文化礼堂。经过4年多的建设,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累计建成7400多家农村文化礼堂,覆盖全省超过26%的行政村。

  文化惠民,滋润城市乡村,孕育出了一片绿意葱茏的天地。

CshKFlndMOKAZensAAM406bWzm0031.jpg

2005年4月8日,习近平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考察调研。浙江在线记者 周咏南 摄

  文化引领

  ——精神文化滋润心田

  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

  ——习近平

  浙江精神凝聚奋进动力

  “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精明,出的招数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优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

  2003年7月,刚来浙江9个多月时间,习近平便对浙江文化的特点有了深切的认识。

  在2003年7月10日的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如数家珍地讲起了浙江文化的特点。他点出,“浙江人的这种‘文化基因’,一旦遇到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必然‘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极大地推动浙江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习近平进一步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成为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不断通过精神文明创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种形式的载体,推动和践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2005年,浙江发生了多起台风灾害,在重大考验面前,浙江广大党员和干部表现十分出色,特别是很多基层干部风里来、雨里去,一次次感动着习近平。

  “权力不大,责任不小,非常可亲、可敬、可爱。”在当年9月的一次省委常委会议上,习近平谈到了这些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他认为,这是“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完美诠释”。

  次年,省委宣传部接到了习近平布置的任务——拍摄一部反映浙江人民抗击台风的电影,弘扬“浙江精神”。最终,浙江成功拍出电影《超强台风》。这部被誉为“中国人靠自己特技走向世界”的标杆之作,完成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现实转型,不但票房丰收,还获得了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13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等一系列荣誉。

  习近平非常重视从历史文化中吸收丰厚营养,延续历史文脉,弘扬精神力量,实现浙江人文精神的与时俱进。

  时至今日,时任绍兴市文广局局长邵田田依然保存着一份书信的复印件。那是2006年3月,习近平写给时任文化部长孙家正的一封信。

  原来,当年3月,绍兴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陵公祭”准备上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月20日一大早,省文化厅领导带我一起到省委,向习书记进行了汇报。”让邵田田没有想到的是,习书记第二天就致信文化部长孙家正,推荐绍兴“大禹陵公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使作为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大禹陵公祭”活动和大禹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最终,“大禹陵公祭”被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

  当年,公祭大禹陵时,习近平专程发来贺信:“公祭大禹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禹以其疏导洪患的卓越功勋而赢得后世敬仰。其人其事其精神,展示了浙江的文化魅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渊源。公祭大禹陵,对于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对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都是有益的。”

  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关注“未成年人”和“青年”这两个群体。

  2006年9月27日,习近平走进浙江大学,为在杭高校大学生作报告。这场题为《继承文化传统 弘扬浙江精神》的报告,在大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今年31岁的陈惟远是浙江大学行政管理2009届毕业生。11年前,他就是坐在浙大小剧场里,聆听了习近平的报告。

  “习书记先是给大家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陈惟远说,虽已过去了11年,习书记的报告让他仍记忆犹新。

  “习书记说,当年毛主席乘专列途经河南的南阳停留,南阳地委书记上火车向主席汇报地方情况。毛主席问他,当年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这南阳是现在这里的南阳还是指现在湖北的襄阳呀?这位书记虽一脸茫然,却仍然肯定地说就是这里。毛主席又问,河南的香油很好,你知道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呀?这位书记又没答上来。毛主席接着问,你今年多大呀?回答说,这个知道,五十五。毛主席风趣地说,你不知今不知古,只知自己五十五。”

  “这个故事一下就把大家吸引住了。”陈惟远回忆说。

  习近平告诉大家,这位地委书记对当地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不够熟悉,对诸如老百姓柴米油盐的事不够关心,只知道自己身边的一些事。而毛主席每到一处总要先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

  看着台下一双双热情的眼睛,习近平说,你们在浙江求学,将来许多人还要在浙江创业和生活,就起码要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和人民生活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一名大学生来说,要了解浙江、热爱浙江,进而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民族,激发起应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陈惟远说:“原本以为那是一场有距离感的讲座,没想到习书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所肩负着的使命和担当,深刻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浙江文化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

  这已是习近平第3次在杭州为大学生作报告。

  2003年9月28日,习近平为在杭高校师生作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报告。2005年6月20日,习近平以“同大学生谈人生”为主题,勉励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005年起,在习近平的主持下,浙江省委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和定期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12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260多场次。

  习近平融汇古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浙江莘莘学子指引了青春航向,树立了人生坐标。

  2004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精神面貌。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事关未来的事业,是决定中华民族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工作。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实基础。”

  2005年5月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调研。绍兴市鲁迅小学的学生正在这里参加“学工一日”,进行动手能力训练。习近平与孩子们亲切交谈,还一起参与了手工制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重视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要给他们造就知识的殿堂,还要为他们提供精神的乐园。”习近平说,“无论是教育还是娱乐,都要注重发展孩子们的个性,开发孩子们的智力,锻炼孩子们的能力,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激励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观快结束的时候,习近平对时任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朱老虎说了一句嘱托:“老朱啊,你一定要看好这个家!”

  现在的老朱依然是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他谨遵嘱托,将这个“家”越看越好,如今的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接待学生多达七八万人次。

  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浙江干部群众“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谆谆教导,言犹在耳,凝魂聚气,催人奋进。如今,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滋育着浙江的生命力,激发着浙江的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的竞争力,激励着浙江人民永不自满、永不停息。

  书香浙江培养高尚情操

  习近平酷爱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经常要求党员干部多读书。

  “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2006年2月17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多读书,修政德》一文。文中说:“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还在《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一文中论述要如何读书。他说,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

  省委宣传部一位领导清晰地记得,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除定期举办中心组学习会议外,每年还会举行集中的领导干部读书会,材料袋里经常装着厚厚的几本书。

  2015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杭州考察时,对钱江新城城市阳台的“漂流书亭”产生浓厚兴趣,给予勉励肯定:“你们做得好,这是很特别的文化交流平台。”

  如今,在杭州、在全省各地,书香浙江正成为一种风尚,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先进典型引领核心价值

  人需要精神引领,社会需要价值导航。对一个国家、一个公民来说,核心价值观就是精神支柱、行动指南。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先进典型示范引领。2006年7月20日、7月26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连续刊发了两篇文章《要善于抓典型》《要善于学典型》,并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吴顺海就是一位引领人们前行的优秀典型人物。

  吴顺海是东阳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2004年5月12日夜晚,吴顺海与同事一起,坐在路边一辆不起眼的面包车里,监视着马路对面的一个店铺。一辆白色小车开了过来。吴顺海猫着腰,迅速朝对面的门市部潜过去。就在这时,一辆超速行驶的轿车疾驰而来。一瞬间,他整个人被抛起后重重摔在地上。一个月后,年仅47岁的吴顺海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从事检察工作的16年里,吴顺海参与和主办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86件,其中大案57件,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

  站着是根柱,倒下是根梁。

  2005年6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浙江省委在杭州举行追授吴顺海同志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习近平在会上发表讲话并指出:吴顺海同志是浙江省基层检察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他始终牢记宗旨,心系百姓,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执政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吴顺海同志不仅是浙江省政法干警学习的榜样,也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吴顺海用生命树立了一座丰碑。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说:“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时代楷模树风尚。一位位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为自己留下一个好口碑,为人民树起一座真丰碑。

  六年相守,一生牵挂。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不要说杭州的水,杭州的山我都走过,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

  六个年头,这块人文渊薮之地,沉淀着他发展先进文化的先行探索和实践。

  循着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的谆谆教导,一张蓝图绘到底,历届浙江省委一任接着一任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

  2008年6月,省委通过《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延续了重点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等内容。

  2011年11月,省委对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作出了谋划和部署。

  2017年6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新目标。

  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到文化浙江,浙江的文化建设一脉相承,一路前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王姝]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举报电话: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号 |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陈佳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40003 | 浙ICP备2024107310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